第35章 论势(第2页)

 “但现在不一样了,自从大王发布求学令创办学宫的举措,令天下诸侯侧目,楚王的贤名已经被天下诸侯所知,纵然吴王依然自大,但吴国有伍子胥,此人不但是能臣,而且还十分仇视楚国,伍子胥一定会提醒吴王”

 “所以,臣断言,吴国可能不会给大王发展的时间”,端木赐沉声道。

 熊章听了端木赐的话,神色立刻变得肃然起来。

 他自以为,向天子朝奉,加强与列国的沟通,与吴国休兵之后,楚王外部威胁就会大大减弱,自己就可以谋划在楚国内部进行改革,积蓄实力,如此十来年之后就可以在吴越之战中,占据主动,伺机而动。

 没想到拢天下之才,办清华学宫,这个最让熊章得意的举措,如今反倒引起吴国对楚国的忌惮。

 真是如老子所言,福兮祸之所依。

 今日端木赐的话犹如平地起惊雷,让熊章瞬间惊醒。

 “卿认为吴国会怎么对待楚国?”,熊章带着一丝请教的语气问道。

 端木赐说道:“大王,吴国能够采取的措施不过是两种,要么对楚直接兴兵讨伐,要么外交手段来压制楚国”。

 “但吴国断发文身,不与诸夏通,这几年虽有些改善,但还是被天下诸国视为蛮夷,被诸夏排斥,所以吴国没有伐交的手段”。

 是的,这时代,吴越虽然诸夏的后裔,但却处于诸夏文化鄙视圈的底层,楚国刚好在吴越之上。

 “所以,吴国只能出兵伐楚”,熊章脸色稍显沉重。

 对于吴国兴兵来犯,熊章肯定是不惧的,只是会将他制定的诸多计划都打乱了,熊章需要重新谋划一番,再制定新的计划。

 端木赐道:“楚国乃是大国,吴国若是兴兵,恐怕也要准备数年之久,而且臣听闻,吴国孙武子已经不在吴国朝堂了,大王也无需担心”。

 孙武当年三战入郢,战绩让天下震惊,更是被天下诸侯忌惮。

 端木赐才能出众,对于他的话,熊章还是比较信服的,因为他和令尹几人都有些忽略了吴国对楚国的态度可能会改变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