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6章 北海暂平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无数年过后,在这越发沉寂的天地之间,第一个得道之人,赵公明得道,可以说是巧合。 

 第二个得道的人,太乙真人,也可以当作是其夺取了阐教权柄过后,阐教气运的回应。 

 那这第三个得道的人,青龙敖丙,又该怎么说呢? 

 这诸多的大罗,无数的太乙,都在思索——尤其是,当他们发现,三个得道的人,三个得道的时机,都和敖丙相关的时候,他们心中的思绪,就更加的复杂了。 

 无数的人,都思索着,都沉吟着。 

 “天规,天规……天地之势,竟是以如此之局而动吗?” 

 最终,所有的人便都确定,这一个杀劫的大势,其一必定就应在那天规之上! 

 这样的心态之间,这无数的练气士们,他们对待天规的态度,便又有所不同。 

 从最初的排斥,然后是敬而远之,到如今,敖丙成道之时,便已经有不知道多少的太乙,思索着往司法大天君神殿一行,还有那些并不将天规当一回事的大罗们,也同样考虑着,是否要将自家的弟子,也调遣到那司法大天君神殿当中,以谋取机缘。 

 同样,在这个时候,亦有更多的大罗们,在心头生出了庆幸——还好在先前的时候,有人提议,不可令那司法大天君独掌天规,从而使得大家现在,有了更多的选择的机会。 

 毕竟,那天规的内容当中,除却死律之外的生刑,才是更加复杂,更加多变,也更加耗费心力的东西。 

 若是这天地的大势落于天规之上,那毫无疑问,那生刑之间所承载的大势份额,绝对超过了死律! 

 “当尽快定下生刑之章——就算其不完善,但也当尽快推出,好让众仙有度可依。” 

 “至于说其内容,瘲有所缺漏,可如死律一般,后续增补便可。”一位大罗缓缓出声。 

 另一位大罗,亦是点头。 

 “道兄言之有理,生刑不如死律,纵然出了错漏,但也有弥补的余地。” 

 “玉皇陛下可立一司,观天地之风物,查万灵之人情,但凡天地圣灵对生刑死律有所感,有所乱,有所惑,便可将这诸多情况,逐一汇来。” 

 “我等以此对天规加以增补,调整,便有据可依。” 

 “道友此言,实乃上善。”又一位大罗唏嘘,“我辈大罗,纵然竭尽全力体察天地,会于万灵,可我等,终究是大罗。” 

 “我等的视角,那那些寻常练气士,和那芸芸众生,终究是有区别的。” 

 “我等所以为的难处,在他们看来,或许只是笑话。” 

 “我等所以为的寻常事,在他人看来,或许便已然是不可承受之重。” 

 “与其我费尽心机,思量诸般,不如定好框架,合众生之智,填充补全。” 

 “先将大略传下——之后,若有人勾动细节,我等,再与之磋磨细节。” 

 “发现什么,便补充什么。” 

 “如此,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终有一日,能令这天规,尽善尽美。” 

 “可我只怕,若天规不全,便有人以天规无禁,则悉可为之为由,戕害众生,最后责于天地,罪于天庭。”片刻,又有大罗出声,言语之间,可谓忧心忡忡。 

 天规所代表的,并不仅仅只是权柄——还有责任。 

 往昔的时候,天庭不曾制定天规,故此虽然天庭立于云端之上,可天地之间的生灵,也只当天庭是一个大一点的山头,而非是将天庭当作一个管理天地的存在,天庭,也从未如此对天地之间的生灵,做出过宣告。 

 这样的情况下,天地之间,无论发生什么变故,便也和天庭无关,天地之间的生灵,也不可能因此怪到天庭的身上——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都认为玉皇没有担当的原因。 

 因为他不敢,也不愿意承担这样的责任。 

 而如今,在时势的推动之下,天规‘应运而出’,天庭,亦是借此宣告了自己的对天地的统治——于是,那无比沉重的责任,自然也随之而来。 

 ——出声的这位大罗,显然是和玉皇比较亲近的大罗,他便是以这种方式来提醒玉皇,是否已经做好了承担这责任的准备。 

 若天规完善也就罢了,可若是天规不够完善的话,那所造成的后果,那带给天庭的冲击,绝对会比玉皇所想象当中的大。 

 无量生灵的不满和怨恨之下,就算是大罗的道果,都要为之崩溃! 

 “那就需要天帝出面,警醒众神,令他们多多体察天地之间的变化,及时增补天规,以消

弭众生之怨恨了。”提议先推出天规的那大罗以一种理所当然的语气道。 

 “自当如此。” 

 “不过,在这个问题之前,各位道友是否应当先将天规的框架商议出来呢?” 

 “这天规之律,是如死章一般,一文而盖于天地,还是稍做权变,令不同地域,不同种族,各有区分呢?” 

 “又或者,诸位道友的道统,各有法度——若是天规与诸位道统的法度相悖,又当如何呢?” 

 …… 

 人间,端坐在云端上的敖丙,已经将自己的目光,从战局之上移开。 

 北海的战局之间,闻仲麾下的大军,在开局的吃亏过后,随着袁福通一方的那些练气士们,或是被逼迫着踏进界空厮杀,又或是直接死在界空之间,又或是直接逃离战场,袁福通麾下那些看起来精锐无比,在素质上碾压闻仲一方的士卒,便也逐渐的显现出自己的本质。 

 那是源自于生机本源层次的,不调与不谐。 

 ——虽然长生魔贼的练气士们,在这层面经历了无数年的积累,但那些积累,终究是都立于纸面上,他们的研究,也从来都不是为了大规模的战争而存在。 

 而在北海,便是长生魔贼显化于天地以来,第一次成规模的,将自己的成果,用于人间的战场。 

 这种从纸面落于实处的结果,注定需要用诸多的时间和性命来调整其间的细节,如此,才能令这些东西臻于完美——但很显然,这突然席卷起来的战争,并没有给那些长生魔贼们调整的时间。 

 战争的最初,那些在仓促之间调制的甲士,还能借助那些太乙仙神们的法力,维持着身上的不屑,避免他们身上那些不属于人道的东西,和人道的力量发生冲突。 

 可随着战局的推进,随着袁福通一方的太乙练气士们,逐一的退场,那些精炼甲士身上的问题,便也逐步的显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