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2章 出人意料的战略(第2页)

 “都说自天君出后,论势之能,便以天君为最,今日,晚辈算是见识了。”闻仲勾连人道之炁,将敖丙的言语,告知了帝辛,然后刹那间,便得到了帝辛的回复。 

 即刻开战! 

 至于说这还在酝酿的局势,居然还不曾如同姬昌所谋划的那般,酝酿出那最为醇厚的得胜之酒,但也顾不得那许多了。 

 人道与军阵的支撑之下,须弥芥子的手段,便在营中显现,小小的中军大帐,便在顷刻间扩散开来,化作无比庞大。 

 大营当中的将领,以及那些仙官神将们,以及各家的练气士们齐齐踏入此间,却不觉得丝毫的拥挤。 

 先前,闻仲所看的那地图,便如同是穹顶星空一般,在众人的头顶显现,众人稍稍抬起目光,便能将那地图当中的各种形势,看得真切。 

 原本立于此间的那些诸侯使者,亦是无声无息的,被压到了这军阵之下——大战过后,他们便是第一轮要死的人,以此守住敖丙的那一番言语,使得那一番言语暴露出去的时间,尽可能的,往后拖。 

 “见过太师。”看着这架势,各家的仙神,心中也都是凛然,知晓这一场战争,马上就要爆发,一个个的,也都是正襟危坐。 

 往日里,那些仙神,不乏和闻仲呼朋唤友,但此时战阵之前,若是失了尊卑,说不得就要先被斩杀祭旗。 

 越是了解闻仲的人,就越不愿意拿自己的头颅,去试闻仲的军规。 

 “自北海乱起,我奉大王之命前来整饬局势,镇压乱军——至今,已数月矣。”上首处,闻仲说着这北海对峙之间的局势,说着,这近两个月以来,他们和袁福通双方的力量对比,说着自己这一方前来助拳的仙神,说着袁福通那一方所积累起来的孽仙等等…… 

 而在闻仲的言语之间,在闻仲剖解局势的时候,帐中诸多的仙神,诸多的将领,也在思索,为什么突然就到了要开战的时候。 

 明明在今日之前,闻仲都还不曾对帐中的士卒,做出什么调度来,怎么就仓促的到了要开战的时候? 

 是的,仓促! 

 在所有人看来,闻仲此时开战的决策,都显得相当的仓促。 

 “诸位莫非是觉得我这决策仓促?”看着帐中那些各怀心思的目光,闻仲亦是哈哈一笑。 

 “诸位,人间战局谋划,用计用策,几乎都已尽于极致。” 

 闻仲开口,令众人的心思,都随着他的言语而动。 

 “而究其根本,所谓战阵,不过两条。” 

 “一曰知己知彼。” 

 “二谓出其不意。” 

 “知己知彼,吾已尽得之!”闻仲手中的金鞭,在那

化作穹顶的地图上一指。 

 地图上,各处的形势走向,各处的元气变化,乃至于袁福通大营当中,有那些仙神将领,那些仙神将领,又驻扎于何处,他们所擅长的手段又是怎样等等,都是清清楚楚,历历在目。 

 “余者,便是出其不意。” 

 “诸位常在营中,都觉得此战仓促,况袁福通也?” 

 “此,便是出其不意。” 

 “我来北海第一战,便要将袁福通这逆贼,彻底锁死于此!”闻仲手中金鞭一转,接连点了那地图上的二十八个节点。 

 几个节点,相互勾连,相互策应,便化作一把大锁,将袁福通的大军,彻底锁在战场之上——占据了这二十八个节点过后,袁福通对后方的沟通,便会被极大的干扰,同时,其若是想退,这几个节点,便可顶在他大军的腰间,轻而易举的,便能将其麾下的大军打散,将其军势扰乱。 

 而在这样的大战当中,一旦军势和军阵被扰乱,那其结局,便多半是只有输了! 

 换言之,只要夺下这二十八个节点,袁福通唯一的选择,便只剩下一个。 

 那就是,死战不退,从正面击破闻仲。 

 要么,就等着被闻仲给全歼于此,一战将北海诸国的力量,尽数打空。 

 “歼灭战啊!”看着闻仲的布置,敖丙的眉头亦是一挑。 

 北海袁福通,说起来,只是简简单单的五个字——可实际上,这所代表的,却是北海的七十二路诸侯! 

 那七十二路诸侯,其他的不提,光是其麾下的国土,便堪称广袤无边。 

 那战略的纵深,更是令人望而生畏。 

 那是真正的,庞然大物。 

 堪比大罗道统,甚至于在某些领域,比大罗道统还要恐怖的庞然大物。 

 广袤的国土,便意味着庞大的底蕴,而庞大的底蕴,便意味着,输得起! 

 对于寻常势力而言,输一次就要输得干干净净的败绩,在这样的庞然大物面前,便只是小小的挫折而已,稍加整顿,便可卷土重来。 

 而和这庞然大物的战争,注定是旷日持久的,会延续数年,数十年,甚至于数百年。 

 这也是其他的那些诸侯,敢于谋划此间的战局,试图以此和帝辛谈条件的根本。 

 只要操作得当,此间的战局,足以化作一条永远都不会愈合的伤口,让殷商的元气,不停的在此间流散。 

 而对此,闻仲的应对,便是直接打一场歼灭战,将北海诸国的有生力量,尽数剿灭于此,将北海诸国的脊梁,给彻底的打断。 

 战争旷日持久的前提,除却那广袤的国土之外,还需要有足够的甲士,要有足够的,抵抗殷商大军的力量。 

 ——所以,只要将袁福通麾下,那北海诸国的精兵甲士,将那些投奔于此的练气士,那些仙道宗派,尽数歼灭于此,那北海诸国余下的国土再如何的广袤,一场奔袭,便足以将他们解决! 

 届时,随便分出一支偏军,甚至于就是已经大败亏输的北伯侯,都足以镇压那七十二国的诸侯. 

 如此,北海永安,此间,也永远不可能化作殷商的伤口。 

 而问题也就在这里。 

 大家都知晓,歼灭战好用——但为什么古往今来,歼灭战也就那么几场呢? 

 是因为大家都不愿意用这法子吗? 

 当然不是! 

 歼灭战最知名的,不是他的效果,而是他的难度! 

 所谓倍则攻之,十则围之。 

 这意思便是,要想打一场真正的歼灭战,便需要对手十倍的兵力。 

 唯有如此,才能锁死对手的每一条退路,才能确保,对手的垂死一搏,不至于突破自己的封锁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