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2章 死律七十二,司法大天君(第2页)

 故此,天地之间的大罗们,才是齐心协力的,将幽冥给封锁起来——在这封锁之间,但凡幽冥有稍稍的机变,愿意借助轮回之力,给予某些强者以方便的话,幽冥的封锁,早就被破开了。 

 可此时,为了这天规,执掌幽冥的后土娘娘,更是愿意改变幽冥那无数万年,在任何压力之下都不愿意改变的传统。 

 这一刻,所有人都明白过来,这天规的制定,这浩荡之大势,已然不可避免。 

 而在这大势之下,就算是大罗,都要主动的参与其间,去制定这天规,不然的话,就会被那天规的罗网所束缚。 

 然后,在这些大罗们的讨论之间,天规最基础的框架,便是被制定下来。 

 ——就正如敖丙一开始所想的,这天规最基础的框架,便正是以死律为核心。 

 生刑,难以有一个标准——但死律,却是先一步定了下来。 

 从天地的角度,从生灵的角度,从道统的角度,诸位大罗们,先搁置了争议较大,度量难测的生刑,然后共计商量出七十二条死律,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七十二条死律,只会增补,而不做减少。 

 触犯死律者,若是还活着,便要被直接斩杀,魂魄当中修行过的痕迹,亦是要被彻底的抹消得干干净净。 

 若是其被处死之前,便已经死去,那么他们的魂魄元神,便会被幽冥截留,在幽冥当中受苦——一直到,幽冥的各种刑法之下,其魂魄当中修行的痕迹被磨灭干净过后,方能得以转世。 

 而在这过程之间,其理智,其感知,会一直得以保留,以此感受‘痛苦’。 

 为了避免那些犯了死律的练气士,自知必死,便干脆破罐破摔,大肆毁伤天地,祸害众生。 

 众大罗又在七十二条死律当中,另列三条牵连之律,九条赦免之策。 

 牵连者,由浅而深,从父母师徒,至于道侣道统,再至于,对他们转世之后的定点干涉。 

 这七十二条死律,三条牵连之律,九条赦免之策定下来过后,玉皇便当即时拜祈天地——于是天地之间的六位圣人,便都是在那死律刑章上落下痕迹,代表对此死律的认可,最后,那死律刑章上,又有时间的痕迹落下,意味着,立于天地终极源头的鸿钧道祖,亦是认可了这死律的存在。 

 定下了死律过后,便又有一个难题,在众神的面前浮现出来。 

 死律所对应的刑罚,谁来执行? 

 这个问题之下,凌霄殿中所有的仙官神将们,都是低下了头,避开了那诸位大罗的审视。 

 所有人都知晓,这是一个极其得罪人的活计。 

 天庭当中,其他的权柄,是权力,是尊荣,但独独这执法的权柄,是一个彻彻底底的祸端。 

 七十二

条死律,网罗天地——执行这死律的人,他所面对的,不仅仅只是那些犯了死律的人,同样也要面对,包庇犯人的人。 

 他不但要将这些触犯了死律的练气士,尽数斩杀,更是要往来于天地各处,去那些仙宗道统之内,甚至于去那些大罗的道场当中,将那些触犯了死律的练气士捉拿。 

 在这过程当中,会有多大的风险,会得罪多少的人,可想而知。 

 还有这凌霄殿上的某些大罗——虽然这七十二条死律,这天规的框架和根基,乃是他们亲自商议而出,可此时,这些大罗当中,某些人的心绪,根本就不做丝毫的掩饰。 

 他们透露出来的心绪,便是以一种无比直白的态度告诉殿中的仙官神将们,虽然他们制定了天规,但他们并不是真的想让天规推行下去,所以,这七十二条天规的执行者,若是遇到了他们,便一定会被他们为难。 

 这样的情况下,天庭当中,根本就没有任何一位仙官神将,敢在这些大罗们的审视之下站出来,担负起这个责任,而且,几乎所有的仙官神将们,都已经在心头编纂言语,考虑着,若是玉皇点了自己的将过后,要如何拒绝玉皇。 

 在这样的情况下,太白,便是上前一步,似乎是要主动的将这烫手山芋给接过来一般。 

 不待太白开口,敖丙的声音,便已经响起。 

 在无数诧异的目光当中,敖丙对玉皇一礼。 

 “臣,愿领此任,愿担此责。” 

 看着出面的青龙,玉皇却是忍不住的纠结起来。 

 时至此时,他对青龙的存在,已然有了一个具体的印象。 

 抛开当下的实力不提——在太古龙族的时代,青龙在龙族当中所担任的角色,应当是决定龙族路线的智者。 

 也正是因为其存在的意义如此重大,太古时代的龙族,为了保护他的安全,这才刻意隐去了他在天地之间的痕迹。 

 所以,自己翻遍自己的记忆,才无法在自己的记忆当中,找到这位青龙的痕迹。 

 太古时代,三族打得天崩地裂——那固然是给三族的后裔带来了无穷的后患,但,提及太古三族的影响力,提及太古三族的权势和尊荣,又有谁敢说自己不眼红呢? 

 而此时,一个疑似太古龙族‘掌舵人’之一的角色,一个疑似操作了太古龙族于万族当中脱颖而出的智者,便显现在玉皇的面前,说玉皇没有收服这智者的心思,是绝对不可能的。 

 毕竟,自这位青龙显化以来,其在天地之间所留下的痕迹,虽然只得寥寥几笔,但每一笔,都是直接拨动了天地的风云,扰动了天地的大势。 

 尤其是今次,他在凌霄殿中顺势所提及的,天规之议,更是将天地之间的所有大罗,以及将天地之间的几位圣人,都卷入其中。 

 以太乙之功果,拨动风云,勾连大势,令天地之间的大罗,都不得不随波逐流。 

 这般的手段,这般的人物,可以说是玉皇生平之仅见! 

 这样的存在,若是能收服其心,让他替自己谋划,那这天地大局大势之下,那这一次杀劫当中所显化的圣位,岂不是唾手可得? 

 要将这样的人物,推进那死律的天坑当中,玉皇又怎么舍得? 

 在这一刻,敖丙的存在在玉皇的眼里,几乎是已经和他的圣位相等同——至少,在他确认自己无法收服敖丙之前,是如此。 

 是以,在青龙主动请缨,拿起了这最烫手的山芋时,玉皇非但是不曾顺水推舟,将这件事定下来,反而是一反常态的出声劝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