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6章 变局之时


 庞大的车队碾压着天地,缓缓往前——那速度,看起来很是缓慢,但实际上,却是极快极快。 

 始皇帝令书同文,车同轨。 

 车同轨之轨,便是驰道,循着地脉,勾连了整个中域的驰道。 

 循着驰道而动,便是凡人,都能有如同仙神一般的速度。 

 驰道两侧,有军士和仙神,来回巡逻,又有墨家的子弟,时刻维护。 

 而在更广阔的两侧之外,则是无数凡人的哭喊,哀嚎,以及咒骂。 

 因这一场前所未有的大饥荒而起的哭喊与咒骂。 

 这无数的人,便在这驰道的两侧,狂乱的宣泄着自己的怨恨。 

 对始皇帝的怨恨,对天地的怨恨,对一切仙神的怨恨。 

 而这一场前所未有的瘟蝗之灾,亦是在这宣泄之间,被归结于两个简单的缘由。 

 第一,天帝不仁。 

 第二,皇帝失德。 

 而在那些哭号的难民当中,还有一些人——那是秦帝国的根基,在秦帝国的军功体系当中,以军功而从庶民的身份当中跨越出来的人。 

 他们虽然还算不上贵族,但和寻常的庶民,已经有了相当大的区别。 

 而且,作为对军功的支持,他们,也是能够在一定的情况下,得以面见始皇帝的。 

 始皇帝此次巡压天下,便和着许许多多的,军功之人有过交谈。 

 不过这一次,这些军功者们聚集起来,不是为了和始皇帝谈论各处的风土人情,而是为了喊冤,为了鸣不平。 

 始皇帝下令收缴粮食——这些军功之家,他们本以为,他们会是一个例外,所以他们也不乏和世家合作,以自己的名义,试图庇护世家的粮食等等。 

 然而这一次,始皇帝令旨的严苛程度,却是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那些世家,那些旧贵,他们所积蓄的粮食被收缴,定额分配,这些新的军功之族,同样也不例外! 

 无论是从姬周传承下来的贵族,还是大秦军功体系之下新的当权者,都没有任何特殊,没有任何例外的,被收缴了所有的粮食。 

 对于此,这些新的军功之族,异常的无法理解——他们并不认为,这是始皇帝的本意,也并不认为始皇帝会这么对他们。 

 只以为,这是朝堂上有人在有意始皇帝的意志。 

 所以,他们便要来这驰道拦住始皇帝,向始皇帝告发此事,要始皇帝给他们一个公道,将他们被收缴的粮食,给还回来。 

 当这些代表着帝国军功体系根基的老卒聚集起来的时候,便是连李斯,都觉得无比的棘手。 

 因为这一个处理不好,便是要动摇秦国人心的大事——不是寻常的人心,而是秦国大军的士卒军心。 

 所以,李斯也只能将整个问题,交到了始皇帝处,请求始皇帝,做出决断。 

 “这是试探。”看着李斯送上来的这难题,始皇帝的脸上,却是不屑。 

 “以驰道之速,便是仙神,都有所不及。” 

 “朕之行迹,多日不停,那些庶长,是如何能知晓,朕此时,会至于此处?” 

 “这是咸阳的那些王侯,对朕的旨意不满。” 

 “饥蝗之前,他们不愿意拿出自己的粮食。” 

 “但却又不敢明着抗旨。” 

 “所以,他们才挑动了这些老卒庶长前来。” 

 “今次,朕若是退了,将他们的粮食还了回去,那么各处的王侯贵族,朕要不要将粮食还给他们?” 

 “那些郡守,县令,同样也劳苦功高,朕要不要也将征缴的粮食还回去?” 

 “到那个时候,这一场饥灾,还救不救了?” 

 “还是说,只征缴那些姬周旧贵,六国遗民的粮食,便能应一时之急,能撑到那些大罗们将粮食送过来?” 

 “真到这一步,我大秦之人,是不是也要分一个三六九等,新旧尊卑?” 

 “若真如此,朕还改什么秦法?直接沿用姬周旧例,不好吗?” 

 始皇帝直接将书简从车中抛出来,砸到李斯的脸上。 

 “李斯,你是大秦国相,法家魁首,此事该如何决断,还要朕来教你吗?” 

 “还是说,这试探之举,

你李斯,也参与其中?” 

 “你这大秦国相,也开始为门户私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