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章 城将破


 章邯当然不急。 

 不止是他不急,旁边的赵高,更是不急。 

 宝鼎,乃是人心之宝。 

 何为人心之宝? 

 天地之间,无论是最顶级的灵宝,还是寻常的法宝,若是无人催动,若是无人灌注法力,灌注天地元气,他们的威能,都会在使用的过程当中,一点一点的削弱。 

 但人心之宝,却是一种积蓄之宝。 

 纵然无人催动,但这人心之宝出现过后,人心自然会向其汇聚。 

 人心之宝的威能,也会在时间的推移之下,越来越强。 

 所以,章邯和赵高根本就不着急。 

 随着时间的推移,项羽他们的体力,固然是能得以恢复,得以补充,但这人心之宝对他们的镇压,和对自己的加持,都会越来越强,他们的胜算,也会越来越大,他们生擒项羽的机会,也会随之越来越大。 

 大河之畔,项羽带着麾下的精兵再度冲阵,想要冲破章邯的封锁时,大泽之城的局势,也已经到了最为危险的时候。 

 无论刘三陈涉他们,如何激励士气,但城中的军民,和城外的秦国精兵,这差距——无论是数量上的差距,还是却是始终都存在的。 

 无论是数量上的差距,乃是在训练,在体力上,以及装备上的差距。 

 而这样的差距,显然不是只凭借刘三和陈涉所鼓舞起来的士气,便能填补的。 

 一开始,城墙上的守军,还能勉强挡得住秦军的攻势。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抵挡,便越发的艰难起来。 

 当项羽踏破敌阵,然后被包围起来的时候,秦国的精兵,已经有数次登上了城墙。 

 堆在城墙下的尸骸,都已经快要和城墙一般的高——城墙之下的秦国精兵,都几乎是能直接踏着那些尸骸而上,而不必再依靠攻城的器械,才能踏上城墙。 

 陈涉身边的张良,将眉头皱的前所未有的紧。 

 还在带着那些游侠们拦截秦军的刘三,亦是如此。 

 他们对战阵,军争,也有着相当的理解——在他们看来,所谓战阵,比的就是谁的精兵更多,比的就是谁的士气更足,比的就是谁的装备更好,比的就是战场更加的有利于谁。 

 可此时,城墙上战局的发展,却是令他们重新认识到了战争的本质。 

 国力之争。 

 什么兵法,什么战策,什么人心,什么士气,统统都只是国力的映照。 

 秦国和大泽之间,那极其悬殊的国力差距——于是,大泽之地,连战连胜,却越战越弱。 

 反观章邯,屡战屡败,却是越败越强,越是败,其麾下的大军,便越发的多。 

 亦如此时,他们守城的一方,地利自不必说,守城之军的士气,也是强横——尤其是陈王将项羽已经踏破三十万大军军阵的消息出来过后,守城大军的士气,更是高涨炽烈。 

 反观城下的秦国之军,虽然军势雄浑,但城墙的存在,却是令他们的军势,难以彻底的发挥出来,这城墙上的战场,也是对秦军的兵多将广,有着极大的压制,使得他们难以全面开战,亦是令他们的前军,难以撤下去进行轮换。 

 那秦国之军的士卒,亦是在攻城之间,一点一点的变得士气低落。 

 但偏偏,那几位掌兵的副将,却是硬生生的,用命来填平了这一切。 

 尸骸,将城墙的天堑化作通途。 

 秦军后方的军队压过来的时候,大泽之地的守军,纵然是有着轮换,但轮换的士卒,也远远还不曾将体力休整完毕。 

 仗着那庞大的数量,秦国的几个副将,便赫然是将这攻城战,给打成了一场正在围剿疲兵的围剿战。 

 “张相,吴相,项羽将军那边,什么时候能回转。” 

 “城墙上的战局,真的要撑不住了。”刘三抹了一把脸上的血。 

 而吴广和张良,则是看着面前的刘三,神色当中,亦是有所惊愕。 

 刘邦有带兵的才能,这一点,他同样也听说过——但还是那句话,不曾经过验证,谁也不敢将城中不多的兵马,交给刘邦一部分。 

 所以一直到现在,刘邦所带领的,也依旧只是城中的那些游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