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9章 项羽,项羽!


 三十万大军的军阵被人踏破,换做其他的将领,说不得当场就要离开,然而,这却正是章邯所需要的。 

 要生擒项羽,就得先消耗项羽的体力——项羽自身的体力,固然是堪称无穷无尽,如同前古时代的战神一般,心力不尽,气力不止。 

 但项羽所带的那些兵马,他们的体力,却是有限的。 

 只需要将那些兵马的体力消耗干净,那么这些兵马对于项羽而言,便不再是助力,而是拖累。 

 到那个时候,项羽要么选择护住这些力竭的兵马,硬撑下去,要么就选择孤身而走。 

 前者,会让项羽被生擒的机会无限增大,而后者,则会让项羽的心境崩溃,令项羽再也不复那心力不尽,气力不止的状态。 

 所以,对于章邯而言,这些死在冲阵当中的士卒,被冲破的那些军阵,都是刻意摆出来的,针对项羽的诱饵。 

 八千精兵,踏三十万大军——这样的奇迹,没有任何人会拒绝。 

 所以,在这过程之间,项羽身后的那些精兵,他们的心态,便会在这冲阵和厮杀之间,一点一点的变得疯狂。 

 到最后,他们便会彻底的忘记一件事——那就是他们自己的体力,不似项羽一般无穷无尽。 

 同时,在这踏阵的酣畅之间,他们也会沉迷于这踏阵的畅快,从而忽视他们的第一目标。 

 到那个地步,甚至于项羽的方向,都会反过来被这八千精兵所裹挟。 

 而且,在这冲阵踏阵的过程当中,项羽背后的精兵,也会有所折损。 

 虽然他们的折损和章邯的折损不可同日而语,但项羽才多少人,章邯又有多少人? 

 哪怕是用二十条命换一条命,都是章邯赚了! 

 更何况,对于章邯而言,他对项羽的杀招,还没有真正的显露出来。 

 所以,这三十万大军的军阵,项羽要踏,便让他踏。 

 他踏得越欢,最终的胜机,就越大。 

 “什么时候要催动那宝鼎的力量,章邯你千万记得知会我一声。”赵高出声。 

 能作为始皇帝的中车令,他自然也不是蠢货。 

 他对战场的局势,不是很确定——因为他对局势的判断,和章邯此时的表现,可谓是截然相反。 

 但看不懂战阵,他却能看得懂伤亡。 

 项羽率军踏阵,固然是前所未有的武勇。 

 可他看得很清楚,从项羽率军踏阵的时候开始,其背后的士卒,就已经陆陆续续的有了伤亡。 

 而且随着其在军阵当中的冲杀,那伤亡,正缓缓的变大。 

 明明是不可阻挡之势,那伤亡,本来是越来越小——可实际上,伤亡却是越来越大。 

 只刹那,赵高就明白了这其中的原因。 

 三十万大军的军阵当中,内里的士卒,都是以逸待劳。 

 而项羽身后的士卒,体力却是在缓缓的降低。 

 而且随着他们的冲刷,他们的注意力,也越来越松懈。 

 “好一个章邯。” 

 “果然是堂皇王道的战法!” 

 赵高感慨着,突然就对面前的章邯,有了更多的信心。 

 他不懂战阵,可懂争端——而天地之间的任何一场争端的本质,都是以己之长,克敌之短。 

 以本伤人,对于任何一个人而言,都是一个相当愚蠢的决策,因为这就算胜了,也会伤及自己的根本。 

 所以这是绝大多数的人,都会避免的战法。 

 可当一个人的本钱,当其根基强到了能完全无视那以本伤人的折损时,那这以本伤人的战法,便是天地之间最无敌的战法。 

 就如同是当年王翦灭楚一般。 

 楚国不强吗? 

 当然强! 

 当其最鼎盛的时候,楚国的疆域,甚至是超越了其他六国之和,曾一度被看做最有可能接替姬周的存在,便是其在灭亡之前,其麾下的大军,亦是能和秦国之军,列阵而战,不落下风。 

 所以楚国是怎么灭的? 

 被生生拖死的。 

 被秦国以自己的根本,给硬生生的拖着,拖到楚国根本就没有重整旗鼓的机会,拖到楚国的宗室,都已经没有余力供养那庞大的大

军。 

 于是最后,一战而灭楚。 

 秦灭六国,从本质上讲,都是以本伤人。 

 而此时,章邯的背后是什么? 

 正是庞大无比的大秦。 

 所以他最大的优势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