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章 欲挽天倾者(第2页)

 “老道也非是在怪罪谁,天时如此,也只能道一句,无可奈何。”

 “不过,老道回顾往昔,想着归墟洞开之前的大天尊之世,却总是难免唏嘘。”

 “彼时,圣人也,大罗也,都彰以信义,以天地之重,托之于生死。”

 “如此,才有几番算计厮杀,得天地煌煌上升之势。”

 “偏如今……归墟洞开,纵有人依旧全然天地,但却惧于算计,便只得门户私计。”

 “老道虽是闲云野鹤,但见此般天地,亦是痛心疾首,更是惶惶不可终日,生怕有朝一日,便得了黄河河伯之下场。”

 “是以,老道惶恐之下,也有心想要和众位道友重申信义之约——奈何,老道虽有此心,但终究没有大天尊那当仁不让的气魄,不敢以性命为赌局。”

 “于是斟酌之下,老道也只好厚颜请道友前来万寿山。”

 “愿道友以信义之名,承我之约,往各家大罗洞府,都走一遭。”

 “便问他们,以我镇元之名,以人参果树为凭,能够求得他们一诺:曰,只看今朝,不问前代?”

 对敖丙言语的时候,镇元子的声音,亦是通过道果和大道之间的共鸣,落于其他的大罗之处。

 那些大罗们,虽然也有所感悟,但终究是不曾出声——而且各自,都将自己的道果,将自己的痕迹,隐藏的更加隐秘起来。

 闻言,敖丙亦是犹豫。

 镇元子的托付,听起来简单,可实际上要做的,便要拿自己的性命作为赌注了。

 只要接下镇元子这托付,那么顷刻之间,敖丙的存在,便会成为天地之间的焦点。

 同时,对敖丙的态度,也会成为那些大罗们对于镇元子之提议的初步表态。

 愿意‘共襄盛举’的,自然会将敖丙奉为上宾,在敖丙有危难的时候,派出自家的弟子出手相助。

 而那些有心要让天地局势更加险恶的,也同样会派出自家的亲信弟子作为拦路虎,挡住敖丙的脚步,让敖丙死在这‘出使’的路上。

 敖丙这一行的成败,生死,便完全能意味着天地未来的走向。

 如果敖丙能成功的拜访那些大罗道君,安然而返,那便证明,天地之间,愿意‘共襄盛举’的大罗,愿意重新建立信任体系的大罗,更多,更强。天地的局势,那彼此之间的信任,也会在这样的趋势之下,逐渐的归于正面——若有背信弃义者,有贪利忘义者,便会受众位大罗所排斥,甚至被围杀。

 如果敖丙死在了半路上,又或者是这漫长的旅途半途而废……那便证明,想要天地变得更好的大罗,只是少数人,又或者连敖丙自己,都不认为那信义的体系,能重新再被建立起来。

 那天地的信任态势,自然也就每况愈下。

 同时,镇元子的这言语,对于那些自归墟而来的大罗们,同样也是一种邀请,一种包容。

 ——就算是你们从归墟而来,也不必担心我们会对你们有所排斥。

 大家的源头,都是相同的。

 大家也都有过难以言说的过去。

 在那遥远的世代当中,大家也都做过不光彩的事。

 可既然过去已经过去,那就让他彻底的过去,大家都将目光放到现在,放到未来,不好吗?

 所有人都不必担心被背刺,不好吗?

 这般的姿态之下,便纵然是那些归墟大罗,也同样是忍不住的开始沉思。

 以信为约,因义而起,大家都不担心自己会被背刺,这样的日子,不好吗?

 就算是在彼此之间的棋局当中失利,也只是因为自己不够敏锐,而非是因为自己轻信而被诓骗。

 大家也都不用躲在自己的时空当中,将对手,将‘队友’的每一个动作,每一点字句,都来来回回的回溯,斟酌,如履薄冰……

 这样的日子,当然好!

 就算是那些从归墟当中逃出来的大罗们认为大天尊所治理的那个时代可笑,那个时代‘傻’,但他们都不得不承认,若是能活在那个时代,那必然是更令大家更加轻松,更加舒心的。

 若是能被这天地所接纳,那在这天地‘败亡’之前,他们站到天地那一方,又何妨呢?

 毕竟,天地的利益和大罗的利益,本来就有一定的重合之处。

 可问题是,他们这些归墟大罗,都是曾经放弃过了天地而求自身独存的存在,是在关键的时刻‘叛逃’过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