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像剁椒鱼头的团队
“老师,包好看的嘛”
薛雪情揪着自己的黄色长发,站在许青山桌前低头想看脚尖,但因为资本胸口,只能看着自己的资本忐忑不安。
“你”
许青山看着满屋的鲜艳色彩,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评价。
昨天刚给的科室钥匙,今天科室就直接变样了。
“你执行力蛮强的。”
许青山话到了嘴边,还是没有批评这个勤快又热心的小姑娘。
只不过现在那扇门上用近似于赛博朋克风格的霓虹彩绘成的logo,实在是扎眼得很。
【青山组】
不知道的还以为这里是什么小樱花黑涩会呢。
“真的吗?老师你也很喜欢!对不对!”
小薛像是得到了极大的鼓励,很是兴奋地原地蹦了一下,资本荡漾,迷人眼前,只不过江浣溪就在身边,许青山很快就收回了眼神。
“行了,回去看看调和分析那边的问题,我给你三天时间.”
“老师,调和分析那边我已经看完了,我可以试着做一部分。”
还没等许青山说完,小薛就裹挟着方才那种被认可的兴奋情绪,开心地嚷嚷道。
“算了,王隗,你把门关一下,等等吵到别的科室。”
许青山是不想关门的,但小薛动静太大了。
好在屋里还有个小江同志陪着自己,而且自从南方的事情发生之后,屋里也允许老师装个摄像头监控一下,既可以关键时候自证,也可以监控一下有没有人来偷课题组资料。
“行,你看看这个,要是能讲明白,推清楚,那我就可以开始给你分配工作了。”
许青山在手边的文件里翻了翻,找到了自己拆分出来的一部分工作,递给了已经迫不及待地拿了笔过来坐在他办公桌前等着资料的薛雪情。
“其实你可以回自己位置做的。”
许青山提醒了一下。
“老师,虽然你很强,但你也不要小看我!”
“小小调和分析,拿下拿下!”
小薛根本没抬头,快速地读材料,手也跟着同步动起来。
许青山目光一凝。
这跳脱的家伙还真有点东西,读写速度很快,转译速度很快,思维活性很强,效率很高。
要知道,许青山给她的文献材料可是英文原版的。
而且小薛根本没打草稿,直接写出手稿来。
不过,现在许青山是真明白了宗传明为啥要把学生甩给自己了。
有实力的问题学生,老师那都是又爱又怕。
疼吧,也不是一回事,这些实力派问题学生能给你骑到头顶搅翻天。
管吧,要是没同样年轻的思维和足够的实力,还真压不住。
这看来看去,能够让这些问题学生想主动跟上并且服气的,还真得是更强的年轻教师。
可就算是京大,这种顶级青椒也不多,许青山算是最拔尖的。
宗传明不把锅甩给他的话,还能甩给谁?
“老师!我弄好了!”
小薛信心满满地把手里的手稿转向递给许青山。
“这么快?”
许青山有些意外。
自己似乎还是低估了她们,不过也对,作为全国最顶尖的院校专业的博士生,她们又岂能是什么普通货色?
“我看看。”
许青山接过手稿,认真地看着。
片刻过后。
许青山有些惊讶地抬眼看了看坐在自己面前信心满满的女孩,点了点头。
“不错,那这份资料就给你了。”
他从手边又抽出了一个文件夹,那是他昨晚整理好的部分。
“保证完成任务!”
小薛领了任务,信心满满。
这姑娘屁股刚挪走,那椅子还热乎着呢,许青山都还没来得及看自己的另一份文件,王隗这黑长直就像贞子一样飘着过来了。
“小王,你要不绑一下头发?”
许青山努了努嘴,稍微提了一下意见。
“哒咩。”
许青山:
怎么又整出日语来了,果然是二次元宅。
要知道现在2009年,二次元宅可还不是主流爱好,也能算得上是稀有天赋了。
“行吧,昨晚说的分支课题你觉得
怎么样?”
许青山翻看了一下自己给王隗准备的那些文件。
“没问题,我有基础,也都学会了,我可以直接上手做。”
“这么厉害?”
许青山下意识地说了一句,却感觉到了从斜对角透来一道幽怨的视线。
他看过去,小薛正用一双幽怨得像死了几百年的女鬼眼神盯着自己。
不是,这又怎么了?
许青山还没开口问呢,小薛那边就先发制人了。
“老师,你怎么说王隗厉害,不说我厉害呢?”
“.你也厉害。”
许青山觉得自己这里就不是什么京城大学数学研究所,这里根本就是京大数院幼儿园分园!
这都什么和什么啊!
“那这个给你,不懂的要问。”
许青山发现自从自己课题组成立之后,每一天都是心累的一天,虽然这才第二天。
“好的,老师。”
王隗认认真真地点头,许青山看着她这点头的幅度堪比磕头了,下意识地把手递过去。
果然,这姑娘又把脑袋磕在桌子上,好在这次垫着许青山的手,她才没有磕疼了。
“老师”
王隗眼里不知怎么泛起泪花来了。
许青山怀疑她是想到了什么动漫,摆了摆手。
“快去干活吧,别折腾了。”
“嗯!”
“唉。”
许青山叹了口气,转过头却看到江浣溪眉眼弯弯地看着自己,满是笑意。
“你也别笑,这两个交给你了。”
许青山把最后两份文件递给了江浣溪。
既然他大概清楚了薛雪情和王隗的学研能力,那他就可以放开手,撸起袖子加油干了。
在这座京大数院数研所独属的小楼里。
许青山这间科室可以算得上是独树一帜。
色彩鲜艳的涂鸦、logo,和这基本色调只存在于米白色、灰白色的枯燥色彩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对比。
好在许青山的这个科室就在二楼走廊的尽头,最角落。
他对面的科室没人用,平时也没人会过来看到他科室那么精彩的一扇门。
不过就这么间与众不同的科室里。
却有着区别于其他科室的活力。
或许是因为平均年龄的问题,许青山的科室课题组,平均年龄只有22岁,而且还是两个博士生拉高了这一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