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一群恶狼(第2页)

 鞠义一双虎目凝视远方,淡淡道:“赵云用兵狡诈如狐,当日在梅山歼灭三河骁骑,其后又命我伏杀张绣,每一步都在他的算计之中,此人深不可测!”

 听鞠义这话,审配又道:“那鞠将军准备,如何应对狡诈如狐的赵云?”

 鞠义眼中闪过一道冷芒,冷冷道:“世人皆言幽州突骑,乃天下精锐;但我要让世人知道先登一出,谁与争锋?”

 审配刚才还以为鞠义信心不足,一听此言,不禁大笑:

 “鞠将军好气魄!”

 ……………..

 安次城外,经过近万俘虏一天多的劳作,挖开一条数米宽,一米深的壕沟,以及壕沟后筑起一道过丈高的壁垒。

 壁垒的高度是建立在壕沟深度的基础上,对城内一方有一丈高,对赵云一方只有一米多;有利于赵云一方,对出城的张合形成居高临下的打击。

 近万俘虏在五千步军的鞭打下,拼命的劳作,数千铁骑则在营中休养。

 赵云的大营,扎在安次城北门外;主帐内,赵云正在查看幽南一带地图….

 在上午的时候,他已得到张烈来报,西面方城果然出兵了,兵力在两万左右,结阵而行。

 冀州军结阵而行,显然是害怕遭到骑兵突袭,选择这种步步为营的行军方式。

 一时间,倒让赵云犹如牛吃南瓜,无处下口。

 不是说赵云数千铁骑,没有一战之力,而是赵云承受不了冲击冀州军带来的损失。

 须知,历史上公孙瓒之所以在界桥之战后,一蹶不振,就是因为麾下突骑损失太严重,没有了与袁绍一争高下的资本。

 赵云很清楚,骑兵是他对战袁绍最大的优势,也是袁绍的软肋;哪怕他以五千铁骑,换了鞠义这两万大军,赵云也是吃亏的。

 因为没了骑兵,对上人口殷实的冀州,赵云真没有胜算。

 所以,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蠢事,一定不能干。

 不过,冀州军这种方式行军,也不是没有缺点,那就是行军速度无疑是龟速,哪怕在平坦的原野上,从方城到安次一百里的距离,这支冀州军最少要走三天。

 现在,赵云必须利用这三天时间,制定一套克制冀州强弩的方法;从张烈打探到的讯息,这支冀州军军阵严谨,并且打着鞠字将旗。

 这个时代,别人可能不知道这个鞠字代表什么,但赵云非常清楚,一定是历史上把公孙瓒打得一蹶不振的鞠义来了。

 如今历史重来,幽州没了公孙瓒,但有了他赵云,以现在的局势,他赵云也就是相当于历史上的公孙瓒。

 有了历史上公孙瓒的前车之鉴,赵云不得不谨慎对待鞠义,况且在去年伐董时,他还驱使过鞠义,更直观的感受过先登军的风采。

 这一点,是赵云先知先觉的优势。

 一晃一天过去,张烈派陈到来报,鞠义大军距安次七十里,最迟后日,杀至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