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归途(第2页)

 可以说,此刻的王匡,相当于给赵云守太原西面的门户,只要王匡还杵在西河,南匈奴永远杀不来太原。

 张辽抱拳应命,确实应该提醒西河王匡,防备河东郭汜。

 赵云又问道:“井陉那边什么情况?”

 井陉,在太原东面,是沟通冀州的咽喉要道,一路往东便是冀州常山郡。

 如今,赵云与冀州袁绍关系紧张,这条被袁绍把控的要道,岂能大意?

 张辽拱手道:“袁绍一万大军驻守在井陉各处要隘,我方三千人马驻扎在井陉西口马首城,与驻军上艾的蒋奇对峙。”

 上艾,位于太行山中,是井陉古道上的一个县,隶属冀州常山郡,与太原东部门户马首城遥相对峙。

 蒋奇?

 一听这名字,勾起了赵云六年前的记忆,那年他去井陉县护民返乡,当时驻守在井陉古道东口土门关的将领,就是蒋奇,一个英武壮硕的少年。

 “我方何人为将?”

 赵云见过蒋奇,同时蒋奇也是在历史留名的袁绍大将,对上这样的将领,赵云还是很慎重的。

 “郝昭!”张辽回道。

 赵云颔首,郝昭在历史上亦是一员良将,且颇为擅守,据记载在诸葛亮第二次北伐时,郝昭以千余兵力,挡住诸葛亮数万大军,破灭了诸葛亮攻下陈仓的希望。

 最终诸葛亮只能退兵,也宣告诸葛亮第二次北伐夭折。

 言归正传。

 如今,太原南端冷泉关有五千太原军防备河东郭汜。

 西面有王匡顶在南匈奴面前,东面马首城有郝昭驻守,太原防务方面赵云也就放心了。

 接下来,赵云又询问太原政务,由郡丞甄平一一作答…….

 晚上的时候,赵云在刺史府设宴,宴请郡府官吏,与在上党一样,勉励郡府官吏一番。

 第二天,清晨,赵云带着两万五千人马,押着总价值十八亿的钱财,向北行去,队伍拖曳数十里….

 这两万五千大军中,白袍军一万三千人,豪族私兵一万人,以及两千张南麾下冀州降兵组成的强弩军。

 剩下的数千冀州军俘虏,因家人在冀州不愿为赵云效力,赵云自然不会白养着这几千俘虏,被安排在太原境内采湮石。

 湮石是汉代对煤炭的一种叫法,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开采和使用煤炭的国家,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

 在汉初,煤炭已经被作为燃料来炼铁,到东汉末年,煤炭使用逐渐增加,甚至被聪明的古人加工成煤饼,提高燃烧能力,造出了世界上最早的蜂窝煤。

 太原郡最富有的矿产资源,自然是闻名世界的煤炭,赵云已经让张辽着手,在太原建立炼铁厂,为代城提供源源不断的铁胚。

 六日后,两万五千大军踏入雁门地界,裴元绍、王庚领着一队人马,在雁门南端原平城外十里相迎,其中还有闻讯赶来,向赵云效忠的雁门五县县令,以及张辽父兄,张震、张汛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