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敢为天下先

 吕布想找赵云单挑证明自己,而赵云离会盟地点酸枣,也越来越近…..

 河内郡,汲县境内,黄河北岸。

 经过三日行军,赵、蔡二人麾下两万大军,抵达延津渡对岸。

 延津渡,是古黄河的一处重要渡口,位于陈留郡酸枣县北,是勾连河北与中原的交通要津,有锁中原之门户,扼黄河咽喉之称。

 和平年间,延津渡是商贾集散之地,人流不息;战乱一起,延津渡乃兵家必争之地,吴起屯兵、蒙骜伐魏,都曾在此留下历史的痕迹。

 蔡邕是河内太守,出兵前,便向汲县传令,收拢渡船助大军南渡。

 此时,赵、蔡麾下大军,开始有序登上渡船,向南岸驶去……

 赵云与蔡邕乘骑伫立河畔,看着满载的渡船,渐渐驶入对岸;蔡邕惆怅道:“兵戈将起,非吾所愿也!”

 赵云望着宽阔的河面,正声道:“董贼祸国殃民,谋害至尊,此乃国贼,安能不戮之?”

 这段时间,蔡邕常常发出这样的叹息!

 赵云知道,蔡邕讨伐董卓的心动摇了,因为蔡邕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心,不愿意看到战火弥漫,生灵涂炭。

 而这,已是赵云好几次宽慰蔡邕了!

 赵云再次提及董卓谋害至尊,蔡邕松动的心,又坚定起来,愤恨道:“董贼罔顾天恩,其罪当诛!”

 赵云微微拱手,不再言语!

 大军渡河,不仅仅要运送军士过河,还需要运送各种军械辎重,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用了整整一天,也并未完成。

 天黑后,渡河停止,蔡邕过河负责南岸,而赵云停在北岸。

 以今天的渡河进度,赵云估计,起码还要一小半天,才能全部抵达南岸。

 安排好渡口事务,赵云回到自己大帐,刚坐下喝口茶,斥候营统领张烈求见。

 “坐下说!”

 赵云放下茶碗,提起茶壶,倒了一碗茶,推向案桌前的张烈。

 张烈依言坐下,躬身接过茶碗,饮了一口茶,道:“州牧,末将刚得到一个消息,冀州那边出事了!”

 赵云顿住了茶碗,看向张烈道:“什么事?”

 “一个多月前,冀州牧韩馥邀冀州各郡太守至邺城,商议伐董一事;安平太守徐升因曾有阉宦背景,不敢前往邺城;可没过两天,竟悬梁自尽了!”张烈颇为惊疑道。

 徐升自尽了?

 赵云有些震惊!前年在幽州战场,徐升害怕遭到他郡太守排挤,死皮赖脸的与他同进同退。

 而以赵云对徐升的了解,这样的人,你让他自杀,他能下得去手?

 “谁接手了安平军?”

 赵云不相信徐升是自杀,那么,谁接手了安平军,谁的嫌疑就最大。

 “这个……没有消息传来!”

 张烈摇了摇头,又道:“还有一事,巨鹿郭府君从邺城回去后,也病了!”

 徐升死了!

 郭典病了!

 两件事凑一起,让赵云嗅到阴谋的味道!冀州是河北经济人口第一大州,黄巾起义前,人口高达六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