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董卓很气愤

 “云与先生很有缘!”

 寒风中,赵云利用停在小平津关外的渡船,缓缓向北岸驶去…..

 赵云坐在船檐上,看着船中闭目养神的贾诩,拱手一揖道。

 “非也!”

 贾诩看都不看赵云,闭目道:“此乃祸也!”

 赵云用他的家人威胁他,使他不得不放赵云过小平津关。

 而放了赵云过关,他若留下来,董卓不活撕了他才怪!

 所以,贾诩也只能跑路了!

 此刻,对贾诩来说,遇到赵云,就是遇到了祸星。

 “先生此言差矣!”

 赵云俊脸含笑,道:“先生很快就能与家人共聚天伦,此乃福也!”

 原来,在皇甫康死后,赵云就在谋划逃出雒阳的路线。

 也正是那时,他才听蔡邕说,贾诩早跑去驻守小平津,划清界限去了。

 一听贾诩去了小平津,又想到贾诩是一个惜命如金的人。

 赵云顿时计上心头,他知道贾诩虽然不在乎名利得失,但贾诩这样的人,也并非没有软肋,比如说家人,就是贾诩的软肋。

 这一招虽然很下作,但赵云必须这么做。

 于是,赵云找到蔡琰,希望蔡琰帮他,蔡琰初时不答应,因为赵云此举太过卑鄙。

 接着,赵云就开始开导蔡琰,说自己这看似下作,但也是为了你恩师的未来着想,你想啊,董卓祸乱朝纲,早晚死无葬身之地,而你师父跟着董卓,以后也会祸及己身。

 所以,我们何不通过这次机会,迫使你恩师离开董卓?

 而且我也不会伤害你恩师的家人,只是把他们请去野王。

 最后,蔡琰经不住赵云的再三保证,将贾诩家人在河东蒲坂的秘密,告诉了赵云。

 得知贾诩家人位置,赵云连忙传信河内,命张烈疾驰去河东蒲坂,把贾诩的家人“请”来河内。

 几天前,收到野王传来的最后一封信,信中告诉赵云,贾诩的母亲和妻儿已经到了野王城。

 得到这个消息,赵云心头大定,那么小平津的路也就打开了。

 此刻的赵云心情舒畅,不仅救出了少帝,还把贾诩逼离了董卓,可谓是一箭双雕。

 赵云说贾诩马上就能与妻儿共聚天伦,贾诩理都不理赵云,暗道:把我逼成这样,难道还感谢你?

 不久后,一条条渡船靠岸,赵云一行人如释重负,渡过了河水,就算董卓的追兵追来,也只能在河对面干瞪眼。

 而他们,也就真真正正安全了。

 “赵州牧,这马还给你!”

 河水北岸,周阳牵着赵云从董璜那里夺得的宝驹走来,周阳身旁还跟着公主刘恩。

 “若周司马喜欢,就留着,吾有宝驹乘用!”

 赵云没有接周阳递来的马缰,周阳勇武不凡,独自回身去拦截张绣,还真被他拦下了。

 之前,在赵云等人踏上南岸渡船时,周阳策马持枪追上,大笑着说,我又揍了张绣一顿。

 赵云知道他没有说谎,因为周阳浑身浴血,就像是从血水里爬出来一般,这可做不得假。

 此刻,周阳要还他马,赵云有惜才之心,这样的猛人,他自然想纳入麾下,若周阳喜欢这匹宝驹,送他又何妨。

 只见,周阳摆手道:“此马名曰紫电,是董卓从大宛那边弄过来的,虽略逊赤兔,但亦是不可多得的宝驹;自古宝驹配良将,赵州牧赠予我,岂不是暴殄天物?”

 “周司马勇武绝伦,岂是暴殄天物?”

 赵云对周阳勇武极为看重,此人虽未在历史留名,但也未必不是历史遗漏的英才。

 “哈哈!”

 周阳爽朗大笑,道:“朔平门内接赵州牧一枪,阳已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赵州牧威震北疆,实至名归!而州牧厚爱,吾心受之!”

 说着,周阳拱手一礼道:“然吾胸无大志,只愿纵情山水,携佳偶浪迹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