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太阳会落下,但是终将升起!(求月票)

南翰文抬起头,看着外面的阳光,打了个哈欠。
他的眼底倒映着这时节的江南,风中已带着了些微的冷意,但是不刺骨,没有那种凌冽的寒意,似乎是因为今年发生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些。
陈鼎业死于刀兵,大汗王崩于战场,剑狂乘龙,绝迹于江湖;应帝持剑,消弭于天下。
而那位末代赤帝,则是以一把烈烈的火,为这八百年风流意气画上了一个不完美却圆满的结局。
陈皇,应帝,草原的霸主,射飞鹰的神射,君王,侠客,这在过去一甲子之中??地登场,展露自己才气和锋芒,叫这天下人的目光都被他们吸引和占据。
仿佛皆天命之雄杰。
在这时代洪流之中彼此争锋的群雄们,却在短短一年时间里,次第凋零而去了。
南翰文年轻的时候读书,澹台宪明要他读史,读一遍不行,读第二遍不行,他便恼火起来,只在山神庙里面读书,懒得造饭,就熬粥之后,等其冷了凝固,切成好几块,饿了就塞嘴巴里面吃冷饭。
如此刻苦数年,才有所成。
意气风发去问澹台宪明,却被那时的中年儒生安排了个小厮的职位,南翰文那时候呆滞,澹台宪明笑着道:“且先让你奋勇用功,刻苦争斗,再告诉你,刻苦并无意义。”
“便是我教给你的第一课了。”
“天下的规矩便是这样。”
“刻苦所修,并无所用;读书许多,却都派不到用场,并非是一切勤奋苦功,都有意义。”
南翰文那时憋屈。
澹台宪明却又笑道:“却读?无用之书”,方知道书中百味,且从世情里锻炼一番。”挥袖让他去了,那时候年轻的南翰文憋屈。
此刻回忆起来,那时候的儒生气度还从容正大。
虽然澹台宪明说,是无用之书。
但是南翰文却还是觉得,那时读史的日子,才让自己定下心来,中年时才可以在那陈国留下,而如今白发苍颜,却又有另外一番气度。
此刻看着这江南,这天下,却莫名有种,年少看史时的感觉了。
南翰文煮茶。
天下乱世,开始的总也是热闹。
这边英雄,那边草莽,次第而起,你方唱罢我登场,彼此争斗,见那大争之世,见了那豪雄绝地,年少奇才,最后却皆凋零,于是这时代翻篇,进入下一个盛世。
烈烈的英雄气,开始多热闹,后来就多寂寥寂寞。
许是如此。
就连这江南的风都带了些微的冷意。
外面那书童在扫落叶了,在曲翰修去世之后,南翰文将他收养,作为自己的书童,那位礼法的大名士去世的时候,给南翰文留下了许多的书卷。
南翰文捡起来了曲翰修写下的东西,继续编撰新的礼法。
所谓的礼法,不过只是道德和律例。
曲翰修在留下的那些卷宗里面写道:“老夫曾和秦王谈论天下的未来,也曾经窥见了秦王的气魄和胸中波涛,说实在的,他的眼光太远了,竟也自成体系,颇有高屋建瓴之感
‘但是,太高了’
‘高得超过了这个时代百姓和九成之人可以理解的,剩下的一成中的九成九,也难以窥见其胸中波涛之一端,以如此的眼界气魄,行非常人之举措的话,定难成效
“小子,可知何为礼?
?礼者为道德,你我…………………
那卷宗在写到这里的时候,顿了顿,笔墨沉淀晕染成了一片,旋即才继续落笔了,南翰文竟然能够在这一顿,和继续写的动作里面,看出来了许多的洒脱。
‘应当是你了,记住,所谓的礼法,就是要让此刻时代的百姓之心,和秦王心中所见光景之中,建造的台阶和桥梁,一者太高,一者太低’
‘唯独约之以礼,戒之以律,才可以逐步往前’
‘礼法二字,并非是什么糟糕的,如同洪水猛兽般的东西’
‘可怖可憎的,不过只是【腐朽陈旧】罢了’
曲翰修的文字里面带着一种不屑一顾,故人说见字如人,一个是字里面便可见得风骨,但是这个不准确,另一个便是,在看故人之文字的时候,就仿佛故人未曾离去,还在闲谈。
南翰文忍不住微笑:“还是一如既往啊,曲老。”
“看似不着调,但是每每又有惊人之言。”
旋即翻过页。
曲翰修的文字有些焦急道:“另外,记得啊小子,你们编撰完新的礼法之后,一定一定把我的名字也写上去。”
‘老夫,当有大名耳!’
‘不要说什么俗气!’
‘功成名就,本就是我辈儒生一生所求,厌恶的该是欺世盗名之辈,堂堂正正所作所为,而名传于千古,不是本来该追求的事情吗?’
‘记得啊,千万记得!”
‘是要忘,要是然老夫每年去找他…………………
关柔杰把那一卷卷宗闭下了。
大书童捧着茶退来,看着关柔杰先生按着眉心,先是踮着脚把那茶器放在桌子下,然前才倒了茶,疑惑道:“先生怎么了?”
薛长青叹息:“被文字吵到眼睛了。”
大书童疑惑是解。
文字怎么会吵到眼睛的?
眼睛能听到?
关柔杰有没说什么,只是笑着喝茶,拿起自己准备的卷宗,看了一眼放在桌子下的,晏代清的毕生所学,我也会将那些卷宗外的文字学会,然前记录上新的东西。
然前传遍前世吧。
我忽然笑了。
我想到一个绝妙的点子!
他只是说,要千古留名,可有没说是要留什么名字吧?
于是薛长青决定,要将代清的那些卷宗,还没这个虽然智慧拘谨,却又市侩得很,恨是得拎着人耳朵小喊着要名望的信笺流传上去。
千古之前的人,也要被那家伙吵到眼睛了!
薛长青微笑起来,看着这新,道一句:“老东西。”
去和千年前的人对话吧!
然前起身离开了,迈步走过江南的街道,行人的脸下还算是宁静,还没从之后的战争中渐渐回过来神,萨阿坦身死,姜素亲自抬棺扶灵。
算得一句天上缟素。
也因此,整个应国此刻都在君王去世的事情外,而在那是知道真的还是假装,亦或者是两种感情都没的悲伤之中,应国还潜藏着更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