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貌美难敌玲珑心,贤妻助我青云志

 听着众人的恭维话。 

 也不反驳。 

 冯桀是自信一笑,随后沉声道:“机会已经争取来了,吾等人多势众,能不能把握机会,就看诸位的了!” 

 水溶拱手道: 

 “丞相放心!” 

 “这北军的万余新兵有青壮也有老弱。” 

 “分给贾瑛的千余新兵皆是老弱病残,十五日后一旦校场交手,几乎是手到擒来!” 

 “这北伐大军的统帅之位,已然是我们的囊中之物!” 

 众人相视一笑。 

 都觉得这件事十有八九就是稳了。 

 冯桀又是压低声音,嘱咐道: 

 “不可过于明显!这校场演武一事,无论胜负如何,最终还是陛下拍板决定,若是太过明显,会有结党营私的嫌疑。” 

 众人心领神会。 

 王子腾则是忽然冷笑道: 

 “这家业自作聪明非要断绝和贾府的关系,若非如此,以贾府在朝野上下的影响力还有人脉,这件事本来就皆大欢喜。” 

 “现在就算我们将这个位置拱手相让。” 

 “燕州军政一体,他贾瑛一人势单力薄,无钱无粮无人才可用,又如何能够胜任?” 

 “难不成还能指望他手底下那些不识字的大头兵去管理地方事务不成?” 

 “笑话!” 

 大都是点头赞同。 

 文人之所以能够垄断这朝中的势力,无非就是知识垄断,读书写字向来都是世家子弟才能拥有的权力。 

 目不识丁者,又如何处理政务? 

 冯桀微微颔首,环视了一番在场的各位武将文人。 

 “回去准备吧!” 

 “诸位可不要刚愎自负,切记,骄兵必败!” 

 众人不以为然。 

 只觉得这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又如何还能有意外? 

 侯府。 

 送走辛弃疾后。 

 贾瑛坐在院子里心中不由得开始盘算起来。 

 自己能够走到今天这一步。 

 全都是依附于皇权。 

 自身的势力更是有限。 

 这或许就是新贵和老派势力的最大区别。 

 这次能否成为北伐主帅。 

 至关重要! 

 夜间回到屋里。 

 王熙凤见了贾瑛闷闷不乐的样子,不似平常那般有说有笑,便知道今日朝堂上发生了不少的事情。 

 “听说爷举荐的那个吏部的小官,竟然直接升任从一品的御史大夫!” 

 “这个官职是不是很厉害?” 

 “我听探春妹妹说了许久!” 

 王熙凤只知道官职的品阶大小,至于到底有多大的权力还是一知半解。 

 贾瑛则是沉声道: 

 “总之权力不小!” 

 “但是这次北伐大军统帅的位置,本侯势在必得!” 

 又要打仗了? 

 这是王熙凤首先出现的想法。 

 “就不能不打仗吗?爷这一去是不是又得一年半载?”王熙凤眉眼含丝,流露出一丝不舍之色。 

 贾瑛则是摇头道: 

 “大丈夫当有青云之志,岂能沉迷于儿女情长、天伦之乐?” 

 “为了你和孩子,本侯也是必须要争一争这个位置!” 

 “激流勇进,不进则退!” 

 王熙凤一知半解。 

 但是她知道贾瑛平日里看似很好说话,但是对外的大事,向来一言九鼎从不含糊。 

 “对了,我父亲派人来传信,不日抵达京城!” 

 王熙凤突然想到此事。 

 贾瑛则是眼神一怔。 

 王熙凤的曾祖父是和四王八公一起跟随开国太祖皇帝征战,得以加官进爵的,进入贵族行列的,他的县伯爵位可以降级世袭。 

 按照古代嫡长子有限继承爵位的制度,到了王熙凤的爷爷就是县子,到了王熙凤的父亲继承的就是县男的爵位了。 

 虽然爵位是正二品的爵位。 

 但是显然王子某的官运远不如王子腾,否则也不会身为族长却要回金陵远离京城了的朝堂权力中心了。 

 而且王子某走的是文官路线,不同于王子腾。 

 “可说此行有何目的?”贾瑛问道。 

 王熙凤则是轻言细语说道: 

 “我父亲虽然做官规规矩矩,但是子承父业,继承了我爷爷不少的家当,单管各国进贡朝贺的事,西洋人的玩意更是不少。” 

 “门生故吏更是不在少数。” 

 “我父亲说是特地来见侯爷一面。” 

 王熙凤这话倒是不假。 

 王熙凤的嫁妆里就有许多西洋玩意,比如屋里的自鸣钟、送给大家的暹罗国进贡的茶叶、玻璃炕屏、波斯玩器等等。 

 这些都是朝贡之物。 

 王子某或许不是朝堂大官,但是家底雄厚,进取不足,但是守成有余。 

 继承了祖上的家业后,并没有胡乱挥霍。 

 这话里的意思。 

 无非就是想要来投靠贾瑛,甚至于是助他一臂之力。 

 同时也是想要借住贾瑛爵位,从未能够在王家内部的较量中重新和王子腾扳一扳手腕! 

 如果说以前没得选,王子某只能回老家避其锋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