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君重逢时不归的倦鸟

第568章 不插手(第2页)

 “贫贱夫妻百事哀”,当生活只剩下为了钱而发愁时,快乐变得如此稀缺。一件心仪的衣服不敢买,一顿浪漫的晚餐成为奢望,甚至孩子的教育、家人的健康都因为没钱而充满担忧。夫妻之间的感情,在这无尽的贫困与压力下,渐渐出现裂痕,那些曾经的美好憧憬,也在贫困的现实面前支离破碎。 

 “贫贱夫妻百事哀”,这句古老的话语道尽了贫困夫妻的辛酸。没有钱,生活的琐事都能成为引发矛盾的炸弹。为了节省开支而放弃的爱好,为了补贴家用而日夜操劳的身影,都在诉说着贫困的无奈。在这样的困境中,夫妻的感情如同在风雨中飘摇的小船,随时都有倾覆的危险。 

 生活的贫困让夫妻二人尝尽了“百事哀”的滋味。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做着辛苦的工作,却依旧难以改善生活状况。在无数个夜晚,相对无言,心中的苦闷与无奈交织。“贫贱夫妻百事哀”,这不仅是一种感慨,更是贫困生活中夫妻情感所面临的残酷现实。 

 这就是现实,我们每个人不得不面对的现实。这世界,有多少人在默默地付出,有多少人在默默地流泪,有多少人在拼命地挣扎,又有多少人放弃了希望…… 

 傅亦瑶和米巨磊从来不否认这些差距的存在,他们也在尽自己的努力,为其他人搭建一座桥梁。他们也在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 

 人活着,总要承担起一些社会责任。不能说这样的人多伟大,但起码,傅亦瑶和米巨磊觉得心安。 

 人在社会上生存,社会给了我们足够的成长空间,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是社会不断进步不断发展的前提。人与人之间也同样需要责任感,给予对方足够的爱,会让我们收获多多。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处事原则,有些人的处事原则会令人一直处在人生的有益面向上,也有些人的处事原则只为一己私欲,他们会把自己的私人道理强加给身边的人。 
 前者做事讲真相、逻辑、道理,后者做事只为满足自己当下的愿望,因此他们的行为只能使他们一直处在无益面向上。 

 一个没有社会常识和社会感的人,但是整个人生的角度来看,他们自然就是正常人接受起来非常难的一些被孤立的个体。 

 换言之,能够通过自己微薄的力量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个体,才是真正拥有社会感、并且会被社会价值所接纳的人。 

 之所以许多人会毫无顾忌地走向人生的无益面向,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没有过人的能力,不足以成为他人口中称赞、认同的对象。 

 事实上,他们根本不需要给自己如此重的压力,非要完成天大的使命、做最完美的人。只要从自己眼前的人际关系出发,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就足以成全自我被需要的感受了。比如给家人做顿饭、常陪父母或朋友聊聊天、学会倾听、在处理工作时再高效一点专注一点等等。 

 持续自我完善,再将重塑后的自己展现给他人,就会令自己和身边的人相处起来更加容易。获得社会感、获得他人的关注,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社会是所有的个体共同构成的,而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在这个大家共同构建的社群中工作、生活。因此,拥有社会感、共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应是人们共同的目标。 

 傅亦瑶和米巨磊不要求所有人和自己一样,他们只希望自己能够做好自己。 

 因为每个人能要求的,只是自我而已。他们希望自己能够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严于律己,是自律,是对自我品格的恪守。 

 宽以待人,是度量,是对他人行为的宽容。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是一种优秀的品质,它帮助我们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和他人的尊重,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以此为准则,努力做到自我要求和他人物理的平衡,成为一个既有自知之明,又能尊重他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