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幸福着你的幸福
影片的故事给我们的感觉很亲切,也很真实,就像发生在观众的身边一样。一个小人物在巨变的历史中浮浮沉沉,完全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不幸和坎坷总是缠绕着他。然而他从来没有放弃过活下去的信念,从不怨天尤人,并且对生活和未来抱着无限美好的希望。
人生的意义有千千万万种,只是各自的人生意义在彼此的范畴里不同而已。
也许我们都在努力穷尽一生去探索着自我的人生使命和意义追求,可能也会陷入百思不得其解的人生困局当中。
人虽说是呱呱坠地而来,但终究会与这个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牵连,与人为善,做一个于社会有用的人就是生命的教育方向。
又或者,它就像我们在高中阶段,开始接触到这样的一本书——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这本书中刻画了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在这本书的影响下,借助于孙少平的点点滴滴、起起伏伏,在我们稚嫩的年纪开始思考了自己人生的意义所在和人生方向,就是源于这种对于人生的困惑,我们开始不断地探索自己的人生本能和生活癖好,常常问一问自己心存什么样的人生梦想,想过的生活是哪一种。当你在这个社会存在的意义,若是能够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人生的幸福,因为你而幸福的人越多,你的人生就越是拥有更多的意义所在。
于是,我们也越来越佩服那些伟大的作家和思想家,他们所留给社会的财富是无穷的,优秀的思想总是可以接二连三的影响着几代人无穷无尽。
人生是应该以更加理性的思维反观自己的人生状态,从而不断地修正我们的生活轨迹。当我们慢慢能够认清在有限的生命中,应该以什么样的姿态活着,不愧对父母,对后辈也能有所交代。
我们也许总是在不断地追索着人生的意义,但一个人只为自己而活是没什么意义的,当你能够让更多人感受到幸福,你的人生就越是有意义、有温存。
在《我的父亲母亲》中,当陈志被提拔为公社书记的时候,陈志因为自己的性情只喜欢清静的生活而不愿意做着这样的行政岗位,他的母亲语重心长的告诉他说:“人这一辈子,谁都不是真正自由的,人一生下来,就有父母,有兄弟,有社会关系,谁都不可能真正的为自己而活着,有时候人是带着枷锁活着的,谁都一样。”
一句话道出了生活的真相与本质,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你越是自律你越是充满更多的人生自由,就像我们发自内心遵守交通规则的时候,这是一种对于生命安全的保障与呵护,这是对于家庭责任的一种担当,于人于己都是有利的行为,这般思量,我们就会内心感觉遵守红绿灯也是一种功劳和素质的体现。
所以,既然都是平等的“生而为人”,那她就不怕别人也过得幸福。
眼睛如果还没有变得像太阳,它就看不见太阳心灵也是如此,本身如果不美,也就看不到美。
如果我们生活的全部目的仅仅在乎于个人的幸福,而我们个人的幸福又仅仅在于爱情,那么生活就会变成一片遍布荒苗枯冢和破碎心灵的真正阴暗的荒原,变成一座可怕的地狱。
傅亦瑶觉得,人活着,就容易被感情或者是理智所支配,被感情支配的人叫做感性动物,而被理智所支配的人则被叫做理性动物。
可是,人就是人啊,面对不同的情况,就应该做出相对应的决策啊!
需要自己做决策的时候,就应该冷静处理,而需要自己付出眼泪和笑容的时候,你也不要哒哒哒地给人家讲人生大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