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暗流涌动的长安!(第2页)

 正是吐蕃君臣上下戮力同心,才将其发展成了大唐西北的威胁。

 如果这些人当中,有对大唐威胁极重的能臣,庆修还真不想让他们轻易离开。

 “诸位,可否能听懂我说的话?”

 庆修一步走上前,对这些使者们拱手行了一礼。

 那些吐蕃人闻言面面相觑, 随后他们的视线都集中在了一名穿着首饰最为华丽的人身上。

 “我,我能听懂汉话!”

 那人带着极重的吐蕃口音,对着庆修嘿嘿一笑。

 并且还学着庆修的样子对他行了一礼。

 “我名为庆修,是为大唐镇国公,不知阁下名讳?”庆修试探着问道。

 “国公么?我好像听说过,是地位很高的…呃,是不是相当于我们吐蕃的大祭司什么的…”

 “哦对了,你问我名字是吧,我叫做吞弥·桑布扎,是大王的御前贤者。”

 这个人的名字对庆修来说可不陌生。

 此人是吐蕃百年难得一见的大学者,不但同时精通多国语言,还直接创造出了吐蕃的语言和文字。

 在吐蕃的地位几乎相当于中原的仓颉,完全以一己之力让吐蕃从原始世界直接进化到了农耕文明。

 庆修有些失望,如果此人是禄东赞这种直接改变吐蕃国力的能臣,或者是善于厮杀的大将军,直接拿下对吐蕃倒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这个桑扎布么……

 倒也并非说,像他这类的大学者无用。

 这一类人往往是直接奠定文明的根基、底蕴,能直接影响文明未来几百年的走向。

 但是对于眼前当下,直接提升国力他们并不能起到太多的作用。

 他们的成果和智慧都是需要一个文明用百年、千年来消化,纵然在未来影响巨大,可在眼下看来约等于零。

 要不然松赞干部怎么会派他来出使?

 除了此人懂汉语之外,恐怕还是因为松赞干布觉得此人有或没有对吐蕃的影响并不算太大。

 庆修本想随意应付几句便走,但他突然又灵光一闪。

 武力有武力的解决方法,不动干戈也有和平演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