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5章 东方加快军工建设,积极备战(第2页)

 天象不允许。


 体量太大了。


 触动的利益,太大了。


 “等过完年吗?”


 “若是此刻北部蛮国携带数量众多的火炮,进攻大胜辛苦建立的城防。”


 “在我大胜东侧漫长的海岸线,涌现出大量如此信上所绘制的战船,我们的战船能否拒敌于国门之外,我们要付出多大的牺牲?”


 “真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可就是大胜的罪人了。”


 “我知道现在很难。”


 “可活着才有希望,难点,总比到时候妻离子散,家园被炮火覆盖,土地化为火海,城池变成废墟。”


 “我真应该带你去看看八岐国。”


 “我很欣然大胜在海外多了一块地方。”


 “但八岐国应该是恨死了我们,但他们只能忍气吞声,不敢反抗。”


 “我不想这样的事,发生在大胜的国土上。”


 “到时候是割让东南行省还是江南行省,亦或是把京畿之地割让出去?”


 “不管是哪一块。”


 “我等都是大胜的罪人,过往所有的努力,都将成为笑谈,史书的记载,将会用前所未有的恶毒字眼来针对当朝,针对我等。”


 万树森沉声道。


 唐晏廷有些触动了,眉宇间忽卷忽舒。


 就在这个时候。


 忽然一个兵士顶着大雪,跑了过来。


 “报。”


 “东南行省海无涯总兵,有事上奏。”


 过了没多久。


 “报,江南行省候光耀总兵,有事上奏。”


 “报,西川重镇熊鲲总兵,有事上奏。”


 “报,滇南重镇向天雷总兵,有事上奏。”


 “报,两江重镇宋天德总兵,有事上奏。”


 “报,平北重镇薛泰华总兵,有事上奏。”


 一封封信件,通过瞭望塔千里传信送了过来,整整六份书信。


 当万树森破译出第一份后,就发现其它五份竟是大同小异,内容几乎近乎是一致的。


 “大胜六家边军重镇,全力支持大胜境内立即进行全方位的改革。”


 “革旧迎新,尽全力提高军备战力。”


 “加上元胜送来的这份信。”


 “我想。”


 “大胜最强大的七家边军重镇,一致认同的一件事。”


 “这是在大胜边军历史上,第一次如此罕见一致的做一件事吧。”


 “若是先皇在世,看到这七封信,也有且只能唯一能做的就是支持吧。”


 “唐兄,还要犹豫吗?”


 “兵权在手,这个天下就只能按照我们的意图执行。”


 万树森一手握拳重重的捶在那七封信上,咣的一声,响彻在空荡的军政处的房间内,响起当当当的回声。


 “开启廷议。”


 “公告全境。”


 “动员我大胜之各行省,各阶层,亿万万之民众。”


 “国之动荡之际。”


 “凡身为大胜之民众,皆要遵循朝廷之决议。”


 “修路,炼钢,扩军发展军备。”


 唐晏廷骤然站起身来,其声音透过开启的那道门缝,顶住寒风料峭,在漫天雪花之中好似从皇宫之内,传递到了宫外,传达到了京都之内一处处大胜官员的官邸里,一条条街道上的民众居室里。


 走出皇宫,走出京畿之地。


 响彻在大胜浩瀚的国土之上。


 此刻在八岐国奈良城内。


 “大人,这是京城来信。”侯坤快步走进来。


 许元胜接过书信,竟没有通过瞭望塔,而是战船送过来的,因为内容很多,瞭望塔简短传信不足以完美阐述。


 当然最关键是内容,不为外人道。


 看完之后。


 许元胜拿起了灯罩,点燃了这封信。


 “朝廷,廷议上。”


 “杖毙了几十个朝廷遗老们,敢于反抗朝廷决策的大胜遗老们,在朝堂上被完全的清理干净了。”


 “三个公侯,六部高官啊。”


 “放到先皇时期,那也是敢和皇权硬杠的存在。”


 “就这么当着满朝文武大臣的面,给处决了。”


 “老师和唐相,是顶着大风险行事的。”


 许元胜轻声道。


 “大人和诸位总兵大人,一致认同的事。”


 “这些遗老顽固们,竟然还敢拒绝。”


 “杖毙都是轻的。”


 “应该依叛国罪,一并逮进诏狱,诛连三族,才是应有之义。”


 “大胜的天下,岂能任由他们左右。”


 侯坤冷声道。


 “他们不知道,此刻的做法,是阻挡大胜强大,是迟滞大胜军备发展。”


 “他们只当自己是坚持祖制,是正义的,是值得歌颂,为万世而敬仰的。”


 “人呐,其实活在自己编制的梦里不愿醒,不是他们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