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9章 到底谁才是主人?(第2页)

 

万树森脸露高兴。

 

“元胜,家乡里的乡亲们知道你打入蛮国境内,还拿下了百里的国土,并炮轰了蛮国汗庭。”

 

“都是纷纷请求参军。”

 

“我可是带着乡亲们的愿景,被逼着赶来的。”

 

张方平笑着道。

 

稍后两人随着许元胜一起进入了许元胜的住处。

 

此刻城防之后,建立了大批的房舍,倒是越来越像是关城的样子了。

 

熊鲲,向天雷和薛泰华,也被邀请过来了。

 

纷纷打过招呼。

 

“罪将见过万大人。”薛泰华主动上前一步,拱手请罪道。

 

“薛总兵,何来罪将一说。”

 

“当初是各为其主。”

 

“都是过去的事了。”

 

“现在大胜一统,就连当初在伪朝廷当官的不少官员,除大肆屠戮民众之外,都已经大赦了。”

 

“你的儿子,参与了横穿四百里蛮国境内,为炮轰蛮国汗庭做出了杰出贡献。”

 

“朝廷方面给予了正面评价。”

 

“一致认为平北重镇未来的总兵,非薛怀仁莫属。”

 

万树森握住了薛泰华的手,脸露笑意道。

 

“感谢朝廷。”

 

“我儿心系大胜,是我这个父亲拖了他后腿。”

 

“待朝廷旨意下达,我就立即卸任平北重镇总兵一职,但还请朝廷应允,让我能参与灭蛮之战,哪怕当个大头兵也行。”

 

薛泰华肃穆道,心底也踏实了,他退儿子上,完成交接,平北重镇焕发新生,这是好事。

 

“灭蛮之战后。”

 

“朝廷对平北重镇新任总兵的旨意会下达。”

 

“现在平北重镇还是由你执掌,另外朝廷已经下达征兵令,在平北行省和镇北行省,为你募集兵员。”

 

“堂堂平北重镇怎么能只有十余万兵士。”

 

“这太少了。”

 

万树森笑着道,他来后,对于给予平北重镇一个新生,又帮其补足兵力,无疑表明朝廷的态度,对于平北重镇一视同仁。

 

“平北重镇定然身先士卒,战于一线。”

 

“洗旧耻。”

 

“扬大胜边军重镇之威。”

 

薛泰华当即郑重表态。

 

解决了平北重镇的事。

 

接下来气氛就更为融洽。

 

吃过晚饭后。

 

许元胜和万树森单独在一处聊了聊。

 

“恭喜老师。”

 

“大胜一统,老师当年的愿景尽皆实现。”

 

许元胜笑着道。

 

“南方朝廷时,还不觉得力有不逮。”

 

“真正大胜一统,才发现各方面很多事,千头万绪,不好搞啊。”

 

“怪不得当年先皇,在那个位置上虽有万丈豪情,却皇命难出京畿之地。”

 

“难啊。”

 

万树森摇头一笑。

 

“我相信老师和唐相的才能。”许元胜呵呵一笑。

 

“你啊。”

 

“别想置身事外。”

 

“唐相让我问你。”

 

“现在大胜一统,军政处是否能够代替朝廷,掌控天下?”

 

万树森忽然严肃道。

 

“京城那些皇权遗老们,提出异议了?”许元胜反问道。

 

“不止是。”

 

“就连北地的民众,身受皇权影响,也都觉得一人掌天下,总比很多人掌天下,更令他们安心。”

 

“毕竟内战,就起始于掌权的人多,权利分散。”

 

万树森沉声道。

 

“一人掌天下。”

 

“到最后又要步入大胜的兴衰周期。”

 

“那我们辛苦的打仗,又为了什么?”

 

许元胜直言道。

 

“有你这个态度。”

 

“我就安心不少。”

 

“我也觉得,皇权不易再抬头。”

 

万树森点了点头。

 

“不过军政处确实不易代替一统的大胜了。”

 

“除了老师和唐相,里面都是掌控军权的总兵,在南北战争时加快军队掌控,还能说得过去。”

 

“现在大胜一统。”

 

“确实要改一改了。”

 

“要不然别说那些皇权遗老,怕是大部分官员,都睡的不安生。”

 

许元胜接着说道。

 

“都是一起打天下的人。”

 

“让谁下。”

 

“这不好办啊。”

 

万树森也明白,军政处现在八人,六个边军重镇的总兵,这无疑让大胜多了一层军人治国的感觉。

 

不利于稳定。

 

“老师的打算?”许元胜沉吟道。

 

“暂时没有打算。”

 

“灭蛮之战,才刚刚开始。”

 

“整个大胜还在战车上坐着。”

 

“军权还要继续维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