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四妞or四牛?(第2页)

 在看不见沈清远几人,眼睛只直勾勾的盯着装馒头的小二的手,火星子都快瞪出来了。

 本来沈清远是不打算买馒头的。

 馒头可以自家蒸,有机会的话他还是选择多买些包子。

 现在天气凉了,包子不用放到空间里,直接放外面冻上也不会坏。

 这些东西他是要放在明面上,拿出来给家人改善伙食的。

 还是怕尕四妞放不开不好意思吃太多包子,这才要了点馒头,做添头。

 这800个包子一共花了沈清远十四两二钱银子,素包子14文一个,肉包子22文。

 馒头是老板半买半送的,2文一个。

 当然,这馒头就是粗粮做的黑面馒头,属于店里价钱最低的。

 甩掉了小跟班尕四妞,沈清远三人彻底放开了手脚,开始循着街道一家一家店买过去。

 碰见酒楼就进去订上一桌饭菜和一些熟食卤肉。

 也亏着这九承县主街上的酒楼不少,光是大些的馆子,沈清远他们就订了八家的饭菜。

 还有一些小餐馆,卖汤面年糕的,这三人也都没放过。

 沈圆圆手里捏着一串炸糖糕,一边走一边吃的嗨皮。

 “这九承县竟看着比府城还热闹些,就是东西太贵了!刚才那一桌饭菜竟然要了咱们小三十两银子。”

 沈圆圆嘴里嚼着东西含糊不清的说。

 “我估计是这儿的县令比较重视商业发展,要不也不会这么痛快的让难民们入城,就是打着促进销售盘活经济的目的。

 没想到这小地方的县令还有两把刷子,知道灾年收成不好,就鼓励百姓经商,以谋生路。

 就是不知道他哪弄来的这么多资源。”

 这一家家店开起来,需要的粮食和各种物资肯定不是个小数目。

 也不知道是商人们自己找的路子,还是这县令牵的头。

 不过他敢放难民进城采买,必是对城内物资了然于心,那想来就是后者了。

 “这些当官的大人们总归是比穷苦百姓门路多。

 或许咱们还可以换个思路想。

 也可能是越往北百姓们受灾的情况就越轻,所以他们手里还有丰富的物资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