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8章 定居香江

 家里特色锅有好几个了。 

 之前徐春娇上京都时就折腾回来一个吃涮羊肉的铜锅,留了个烧炭的位置。 

 这个电搪瓷炉走电,好处就是味不冲。 

 老牛家一块吃饭时整得最多的还是大杂烩,说得好听点就是火锅,肉往锅里倒煮开,想涮什么菜就涮什么菜。 

 也会做饭,焖饭,双蒸饭和锅巴饭都可以。 

 以前做双蒸饭是因为粮食太少不够吃,现在是因为天气热家里爱拿米汤当水喝,再者牛桂枝说着留点米汤回头浆洗她那几套带回来的行头用。 

 人跟着公家团出去国外考察的时候,天天晚上都得去借熨斗,借不到的时候就煮点米汤。 

 的确良的衣服洗干净以后经过米浆涮一片,晒干了那叫一个挺括呦。 

 老姚头和老徐家今儿都来了,谁都是见缝插针的坐。 

 这里头只有牛桂枝是刚回来,听见谁说一句话都得追问几句,连孩子们讨论功课都得参与下。 

 大妞和牛建国都上初一了,一个依旧在城里,一个在公社初中直升。 

 两孩子可乐意人家追问自己的初中生活了,可开了个头就被牛翠兰接过话头。 

 也不知道该说这一批孩子幸运还是不幸,最近刚通知初中课本大改革,可能是两年后,也可能是三年后,到时候就不是这一批教材了。 

 教育局那透出点消息,往后甭管公社学校还是子弟学校都得统一教材。 

 上了初一,学生也统一学习语文,数学,英语和思想政治。 

 还得学副科,历史,地理,生物,音乐啥的。 

 等到了初二把物理和几何放到主科里,初三加化学成主科。 

 还听说学科也细分了很多,比如生物就分了三册,初一学植物学,初二动物学,初三是生理卫生。 

 牛翠兰当了那么些年老师,思想其实有些保守,打听过生理卫生学啥时沉默了一会。 

 偏偏是她自己挑起来的话题,其他人就得问生理卫生说些啥? 

 牛翠兰还没说话,姚家旺已经指着墙上两只西瓜虫说:“他们正在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