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3章 养生之红茶菌

 队干部特意围起来给老太太开了个小会。 

 关起门来时,徐水生都要给亲姑跪下了,求人吹吹《闪闪的红星》那一类的歌行不行。 

 徐春娇也不想逼死大侄子,上海边陶冶情操的兴致就淡了。 

 不上外头吹曲子,人也就不乐意出门了,搁家里头整点吃食吧。 

 家里头平日的调料,像耗油,豆瓣酱,辣椒酱都是小老太自己做的。 

 恢复高考那一年,京都的饭店办公室举办过一场厨艺鉴定会。 

 那会参赛的都是会做菜的女同志,用广播的形式往外播放,社会反响特别好。 

 打那以后就多了几个烹饪节目。 

 徐春娇每天都听一听,连续几天都听人家拿豆豉做菜。 

 什么豆豉炒虾皮,豆豉炖明太鱼,豆豉炒花甲。 

 豆豉原料是黄豆。 

 海岛往南也能种黄豆,冬天种夏天收。 

 但老百姓都更乐意种苞米而不是黄豆,哪怕黄豆收购价格是每市斤两毛钱。 

 以前黄豆产量不太高,一亩一两百斤就差不多了,比不上种稻谷,更比不上种苞米。 

 谁家种点黄豆还都不全是奔着收成去的。 

 种黄豆有个好处,这玩意是固氮作物,根系上有很多的根瘤能够增加土壤的养分。 

 前些年化肥供应量少得可怜,泥腿子们就得想法子保证收成。 

 像种紫云英防止土地结块,种黄豆给土地增加营养,那都是实在没法子琢磨出来的土方法。 

 这么说吧,五十公斤的黄豆根瘤相当于三十五斤的硫酸铵。 

 但那玩意也废腰,因为不能连根拔起,只能弯腰收割。 

 年年到收获季节,为了那百十来斤的黄豆,一弯腰就是一整天,等能回家的时候各个都躬得都跟虾米似的。 

 现在化肥供应量上来了,而且谁家都分了地,要种啥全是自己做主,乐意种黄豆的不太多。 

 小老太又骑着自行车进城买黄豆了。 

 东西放空间里省事。 

 社员们只看老太太空手去空手回,大门一关也不知道搁里头干啥。 

 豆豉也不难做,黄豆煮断生了放在扎紧的布袋里发酵上四五天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