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9章 读书的难(第2页)
牛翠兰摸了摸孩子书包,果然空荡荡。
她跟另外几个老师狠不下心,手底下学生欠着费时顶多拖一拖做个样子,开学一个星期以后也就发了课本。
倒也听说朱老师的班,不交学费的学生压根就没有书,看来是真的一个学期都没给发。
小孩夹在父母和学校两头最是可怜
那朱老师讲话也难听,都快赶上羞辱学生了。
手也不干净,有学生交不上学费还挨了耳刮子。
再碰上懂事的,知道家里的难处,回了家也不敢和父母提学费,可又一点法子都没有。
这孩子不是不想上学,是不敢上学….
好好的读书苗子就这么折了,牛翠兰心里头可难受,出门见着亲妈还得叨叨一路可惜了。
也有孩子自己不愿意上学。
有些生产队离学校远,一些孩子去学校得走六七里的路。
一大早起来得先背着谷子出发。
因为发粮都原粮,所以隔三差五就得背着谷子出发去磨坊。
好不容易排队排到自己,机器又坏了,还得去其他村子打,否则家里没饭吃。
磨好了粮食才能回家吃早饭,再去学校。
往往这时候已经迟到了,所以好些孩子都逃学。
哪怕早起不用磨谷子,也不可能起来吃个早饭直接去上学。
上学都得排在担水淋菜,喂不完的鸡鸭,割不完的猪草,砍不完的柴,煮不完的饭之后。
累都累个半死,就算上课了也是打瞌睡,也就听父母的不上学了。
学生自个不想上学也就算了,最叫牛翠兰心里发酸的事那些想上学的。
劝说男娃子还容易些,女娃子嘴巴子说烂了都没辙。
这年头家家户户孩子又多,都是把男娃子放去上学,姐姐妹妹留家里头干活。
牛翠兰家访时候碰见好几户了,当哥哥弟弟的书读得跟屎一样,说白了就不是读书的苗子。
可姐姐妹妹成绩好又乐意学习。
甭管怎么劝,当家长的就是不乐意...
碰上些碎嘴子的邻居或者亲戚更是添乱,十个里有八个就得说女娃子读书是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