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3章(第3页)

 牛翠兰附和可不是么。 

 老太太说中年人负责朝九晚五,老年人觉少还爱溜达,分配去上夜班和早班。 

 这会上边没有父母牵绊,下边孩子已经独立,可以一心一意奋斗了。 

 而且年级越大越不用花什么钱,所以中老年人作为工作主力军以后创造的经济效益完全可以供养25岁到35岁出去外边看世界的年轻人。 

 那一天身体受不了了也不用治,两腿一蹬走就是了,给公家省好大一笔赡养开支。 

 都别觉得狠心,最青春浪漫的那十年都拿来享受了,那都是该的。 

 村里头吃公家补贴的五保户正好路过。 

 因为只听到后半截,眼神相当无辜… 

 干啥啊!没招谁惹着谁的,怎么就不让活了! 

 黄水仙琢磨着,那按婆婆的教育理念,保不齐真能答应大儿子一并去考初中。 

 徐春娇这会刚看完信,问大孙子刚才说什么,是不是想一块去考试,想去就去吧。 

 人的语气就跟说今儿天气真好一样样的。 

 黄水仙就轻轻叹气。 

 孩子年纪小想得不深。 

 到外地上一个学期,吃穿用度都是钱堆起来的。 

 不考虑钱的话,答应孩子又有什么呢。 

 人颇为感激的看了眼婆婆。 

 老太太既然发话了,就证明愿意给孩子们兜底,给牛建国一个试错的机会。 

 大妞学校的事也已经有了着落,人心思不由得又转到羊城那边去,顿时干啥都没劲,吃啥都没味。 

 她趁着婆婆在又提了一嘴,寻思就继续折腾吧,她不信那个邪。 

 都说事不过三,第三回铁定行。 

 全国各地中小学都已经开学好些天了,大妞和建国的事是不是也很赶,保不齐还能一块出发去羊城。 

 人这会情绪比较亢奋,又提着二叔今晚什么时候回来。 

 这孩子们往外读书,回头是她跟着还是大妞爸跟着? 

 还有啥时候出发,那都得坐一块商量呢。 

 当天下午,牛进棚倒是回来了,不过是红着眼睛进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