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1章 分田分地啦(第3页)
老牛家撇去户口跟着单位的牛进家那一户,一共可以拿到三张。
大房是黄水仙自个揪的,抽到了居中的位置。
二房里,牛进棚今儿实在回不来,单位一堆事呢,大妞也算是成了顶梁柱,抓了个比较靠后的数。
黄水仙就有点替二房着急。
数字阄越是靠前就越是能弄到好地。
队干部也是社员,也参与抓阄。
轮着婆婆抓阄时,人更是眼巴巴的瞅着。
徐春娇随手摸了下,打开一看是“1”号。
现场沉默着,徐水生额头都冒细汗了.......。
一大帮子队干部也很紧张,一旦社员们怀疑暗箱操作,今儿这地就分不成了.....。
有社员轻轻叹了一声,小声跟周围嘀咕着,“过年的时候跟老太太玩麻将,她赢我两块钱。”
另一个小声叨叨可不是么,玩二打一的时候,老太太也是赢钱的呢。
徐水生听着全是吐槽老太太手气逆天才松了口气,继续安排着抓阄。
这边抓阄,那边又安排几个孩子接着写户数。
全生产队的地虽然东一块,西一块的,但已经由着选出来的监督技术员丈量好,也分好了。
甭管拿到手面积大小,一分地两分地也好,硬生生分出一百多条同等面积的土地。
地有洼地有岗地......。
洼地比较低怕涝,台风天来的时候降水多就有危险。
岗地怕旱,海岛一年四季温度高,选旱地的平日里浇水辛苦。
人人心里紧张得很。
不说别的,就算靠渔业手里头有了钱,那不还得吃粮食么。
分到的地肯定要种粮食。
有了粮食就得缴公粮。
地是分到手里头了,缴公粮的制度可依旧在呢。
通知已经下来了,往后公粮还是按地算不按人口,大致就是收成三车缴一车。
老百姓关心这个早就算得妥妥的。
生产队不是产粮区,四口人大概能分两亩地,就得缴两百斤左右的公粮,两百斤左右的余粮。
余量就是有钱返回,但是市面半价。
质量和以前一样,都是必须无杂质,干燥,饱满…
一半是抵农业税的,一半是无偿上交给公家。
这还是好的,听说外地有些产粮区的统筹粮跟小孩上学挂钩。
不交统筹粮,小孩读书没法报名,得开学一个星期后队里头出具证明才可以复学,可心酸了。
虽然目前没听说有这个政策,但家里有上学孩子的心里头也不安定啊,谁知道哪一天就通知走这个政策了。
不说别的,就是为了这个都得支棱起来。
这会,徐春娇是1号所以先抓,打开纸团又整出个“1”
号来。
队干部:“!!!”死了死了,说不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