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0章 拜拜(第2页)

 徐春娇寻思着,面前不就有个现成的模板么。 

 都是搞外汇的,保不齐有相通的地呢。 

 还瘸着的人就跟着老太太下乡去拍照片了。 

 估摸着念着黄花梨的一点情,人家也不藏着掖着,搁路上还给老太太说了一通。 

 其实花花国十年前就开始干出口了。 

 像自行车,在国内买一百多块钱,出口到非洲后再换算到人民币,才三十七块钱。 

 还有这年头不考虑价格换外汇,进口奢侈品以及援助外国,进口工业设备等等,公家出口最多的是农产品还有矿物。 

 工业出口的最多的是泸市的回力鞋,每年四五百万双肯定有。 

 最容易干起来的出口企业是纺织部门,细分为丝绸,针织,家纺,纺织和服装。 

 再剑走偏锋就是工艺品,公家鼓励民间艺人创汇,因为老外就喜欢这玩意,外贸单好拿得多。 

 人提醒小老太,生鲜外汇单子可不好拿,听说国外对这一方面查得紧,怕里头带点什么入侵生物。 

 到先锋生产队了,人还停不下话来,感慨有时候见识多很有必要。 

 很多机会就摆在眼前,发现不了只能一辈子受穷,就像给一头猪带上金链子,它一辈子可能都不知道这玩意能换钱,所以只能吃糠咽菜。 

 又比如那些把黄花梨当柴火烧的人,哪里知道做成工艺品放到侨汇商店里再卖,一转手就是几百块钱。 

 厂子里,呆着的工程师满脸愁容,指着一台机器和老太交代着。 

 实在是找不着头绪了,所有部件检查者都没有问题,但就是不运转,这都研究一整天了也没找着问题。 

 徐水生就搁边上冷眼看着。 

 这还是新机器呢,真是不靠谱。 

 估摸也意识到这理由站不住脚,那工程师都快哭了,又解释了一遍。 

 真真不像是有故障的样子,也不是能力问题,他个厂子里都干了七八年了,

真有问题不至于查不出来,真是奇了怪了。 

 人啰嗦这么多其实怀揣着个目的。 

 干工程的多是师傅一个个带出来的,好些不成文的规定也是师承,比如超过认知范围的事儿,自觉不对劲的时候,该谦虚就谦虚,别拿机器当死物。 

 西拉东扯了这么一会,人家就是想叫厂子弄点吃的喝的来拜拜机器,保不准就行了。 

 现在到处开始修公路了,其实土木动工时的祭祀场面那才叫浩大呢。 

 可那些都是私底下小部分人知道的事,大环境下谁敢大张旗鼓的宣传玄学啊,早几年都给抓去上思想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