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5章 一切都很稳当(第2页)

 这家社员就叨叨自家用不上四个灯泡…

 那家社员说就是就是,家里睡得早,到时候肯定用不着那么多电。

 广播还在响

 再往下念叨就是徐老太给每户补贴三块钱。

 直到12月份末,只要购买电表的,登记的时候就是17块钱。

 负责广播的是李知青,谁叫人家普通话比较好。

 这会也是一字一句的说明白了,这钱就是徐老太个人补贴的。

 再往下说就是生产队要办一个加工厂。

 厂长依旧是徐老太,生产经营关系会挂靠在海鲜捕捞公司下边。

 家家户户的小喇叭巴拉巴拉的,社员们听得更加认真仔细。

 不过,话落到耳朵里就是!¥徐老太给钱,!¥&徐老太还要接着办厂¥!~徐老太当厂长。

 社员们琢磨着:

 老太太办个厂子挂靠在捕捞海鲜公司,而海鲜捕捞公司属于生产队的产业。

 一路推算下去,那老太太的厂子也属于生产队的产业,没差的啊?

 再推算

 老太太是捕捞公司的厂长,管事的第一把交椅。

 人再办个厂子,依旧是管事的厂长,也没差的啊。

 再再推算

 在捕捞公司干活跟在老太太的厂子干活,都是先锋生产队出人,来来去去都是这么一拨人,真真没差的啊。

 整个先锋生产队都是徐老太在管了,在自己家里头办个厂子算个啥。

 先锋生产队的社员几乎没压力的就接受了加工厂的存在,更别提还有那三块钱的补贴。

 所以接下来听说得要劳动力去扛电线杆子的时候,社员们踊跃报名。

 都把生产队拉电当做是集体的事,都乐意出力干这活儿。

 所有社员家里头的电线杆都是木头杆子,但厂房周围用的是水泥杆。

 这玩意得四个人抬,遇到上坡时前面用绳子拖,后边用杆子翘,就这么一路往生产队运。

 水泥电杆瞧着是挺气派,仿佛用了电会更好使似的。

 不过听说是要钱买的,大家就觉得那木头电杆,看着更顺眼一点。

 社员们现在吃饭都喜欢到外边去,扎堆去看铺设线路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