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 徐老太与计生办(第2页)

 再有人追问不会吧,会不会是想多了时,说话的人就把徐老太搬出来。 

 那可是老太太亲口当着男方家面说的,男方都没敢回嘴。 

 余下的就再没人怀疑了.... 

 信徐老太,享美好人生,错不了的.... 

 做人女婿的于亮东来给岳母家送年礼的时瞅村子里头热热闹闹的都在相亲,还给出了个主意,合伙办个集体婚礼呗。 

 这年头老流行了,好些工厂都这么干。 

 到时候新郎新娘胸口带朵小红花,统一由着干部给主持婚礼,现场再摆几张大桌子稍微布置着,大伙一围观也很热闹。 

 队干部们挺动心....... 

 其实每年的婚丧嫁娶大多秋末和冬初就完事了,因为开春要忙的事多,总不能让女方一嫁过去就干活吧。 

 也就是先锋生产队三艘大船一月份才回来,把有些寻思再晚两三年才给家里女孩说亲的家长给看动了心,才会集体扎堆忙成这样。 

 这会都想着赶在过年前把事儿办了,今年一起过个油水年,传出去也好听点对吧。 

 队上一合计,徐春娇一拍板,事情就成了。 

 毕竟是喜事,队上给愿意办集体婚礼的新人每人发一条纯棉线印花毛巾,一条一毛二的那一种。 

 徐春娇在她那一堆花花绿绿的票据里挑挑拣拣,给每队新人两斤肉票。 

 要知道乡下人要得肉票只能每年年末交猪的时候完成任务了才能得,也是好东西。 

 多少双眼睛都瞅着集体婚礼呢,路过生产队大院都得多看两眼,看看有没有人进去登记。 

 城里和乡下打结婚证不一样...... 

 城里头最开始是到街道办事处去,这会民政局有正儿八经的窗口办理离婚和结婚。 

 乡下打结婚证都是到公社革委会。 

 今年不成了,徐水生领着五队新人站人家桌子跟前傻了眼。 

 “元旦后刚出的新规定,往后打结婚证也得到城里头的民政局,这儿不给办。” 

 先锋生产队的社员最近正过‘改革开放’的瘾,干啥都得这事儿靠拢沾边,几乎一下子就接受了变动。 

 毕竟改革开放么... 

 革委会的一瞅人数挺多,给主意让生产队的队长也一块去。 

 头一回打结婚证换地方,有个管事的人熟悉下流程,嫁娶这事年年都有,明年就有个章程,知道该怎么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