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 海鲜粿汤(第3页)

 于亮东夫妻两也不是光来蹭一顿海鲜鸡汤粿汤吃。 

 先锋生产队订的船已经开始出厂返航了。 

 虽然是二手渔船,但国外货又保养得很好,能做远航捕捞,运输能力也很强。 

 “大概什么时候到?”徐春娇问。 

 于亮东琢磨着到了以后运到船厂还得二次改进,十二月份中下旬就能见着面了。 

 徐春娇脸色微微有些变化。 

 于亮东没注意到,却问还要不要再买两艘。 

 那边传回来的消息,还有一艘差不多一样配置的大船,都要了可以打折,到时候一块回来。 

 公家这些年一直进口的海外二手渔船,但如今风向变了,听说是搞自主搞研发,往后不进那么多的二手渔船。 

 现在国外二手渔船的价格相当便宜。 

 三艘远洋渔船都要了的话,生产队大概负债三十万吧。 

 徐春娇提醒人,那是三十万,不是三十块钱..... 

 于亮东信誓旦旦的表示真便宜了很多,相当于半买半送,而且还可以申请补油款项,比如重油补贴。 

 所谓的重油,就是提炼过的汽油,柴油,煤油之后的石头再继续提炼过滤。 

 这玩意耐烧,一吨重油烧十几个小时没有问题,但加热也慢,得加热到上百摄氏度才能用,而且还要专门的分油机把油里面的渣分离出来。 

 载货一万吨左右的船才需要用重油。 

 但那三艘载重也就几百吨,用常规油就行,可还是能申请重油补贴,那钱不就进口袋了么。 

 徐春娇想了想,推开门中气十足的喊:“水生!水生啊!” 

 隔了一会,远处余韵袅袅的有了回应。 

 姑侄两个碰头以后嘀嘀咕咕了好一会儿,隔天就给社员开大会。 

 徐水生把于亮东的话转述了一遍,末了表示队干部不是很乐意响应船厂的方案。 

 社员们在地下咕咕叨叨,最后由着为首的知青表示胆子要大一点的时候频频点头。 

 徐水生就知道会是这样的情况。 

 这群人已经飘得没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