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原来你是这样的狗子


 一老几小吸溜着口水扛着一筐蘑菇兴冲冲的回家。 

 时机刚刚好,鸡已经炖上了。 

 大鸡炖蘑菇是真的香啊。 

 没咋料理,就是把鸡皮连带着鸡油爆香,葱姜蒜往里头一怼炒出向香味。 

 老牛家只有老太太能吃一整个鸡腿儿,鸡其他的部分都切成看不清楚原样是啥的小块鸡肉往里头一放。 

 徐春娇闲的时候就熬耗油,跟着酱油膏都怼里头,热水冲开了大火烧开,继续柴火慢炖。 

 土豆有点儿少。 

 海岛顶多就是秋收后种一季能收得多些,一年中剩下的时间哪怕种了也是光长叶子不结土豆。要么就是能长土豆,但是个头小。 

 没法子,天气太热,土豆没法活。 

 那些个发芽了的挖出伢眼回头煮猪食,剩下的都切成快也跟着一起下锅,其实就没剩下多少了。 

 咕噜咕噜的汤汁把土豆焖得软乎乎的。 

 同样的,土豆的淀粉也把汤熬得微微浓稠,一看就很下饭,保证不够分的。 

 秦淑芬问要不放点地瓜行不行。 

 没吃过,但好像也不是不可以。 

 地瓜倒是管够的,大人一口气往里头放了七八个切成块的地瓜。 

 光是闻着鸡肉香味就已经叫人精神百倍了。 

 说好的有空得把米拿出来晒就变成了早晒晚晒还不如今天晒。 

 徐春娇有时候也不懂儿媳妇们,没什么征兆忽然就集体说要晒米,然后打扫院子又去提米缸。 

 去年秋收后发的米扣扣搜搜的吃倒是能挨到下一次发粮。 

 三家院子那么大不晒,非要累死累活的拖来荒屋,妯娌三互相帮助者筛过一遍大米,把碎米筛下来放一边,剩下的好米铺开晒,还不忘叫孩子们记得往米上放一双筷子。 

 孩子们必然是要问为啥的,而且就追着徐春娇问,好似奶奶就是百事通一样。 

 徐春娇还真特意查了一下百科馆,“晒米放筷子是防止神仙误会,否则神仙看人类随意把粮食放地上就会生气,放了筷子就说明没有浪费米,回头要是要吃的,老天爷就不会给人间天灾。” 

 孩子们问题就来了,那为啥不放碗不放锅,一个个也是非要杠起来。 

 大人翻翻米心疼嘀咕着都有米虫了。 

 其实除非是给小孩子熬粥喝,这样把大米晒一晒容易熬得浓稠,否则晒过的大米再煮不是很好吃,回头无论是煮粥还是煮饭,谁还没开米粒就成一锅糊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