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新副业(第2页)

社员们虽然有点蒙,就是有种莫名其妙被带动忙起来的感觉,但好歹徐老太的解释非常通俗易懂。

有社员就发问,“那开啥副业啊。”

徐春娇深沉道:“生产队是我家,发展靠大家,当然是听大家的意见。”

只有老牛家琢磨出几分来,估摸着老太太也不知道开展啥副业。

接下来两三天,社员们为折腾出什么副业简直操碎了心,干活和吃饭时都不乐意聊人家家里头的是非了。

那是非是别人家的,搞到的钱才是自家的,压根就没有比较。

有的社员还结伴去别的生产队找灵感,瞅瞅人家什么副业最挣钱。

一时间公社二十里之内的生产队时不时就能看见先锋生产队的社员跟个街溜子一样的逛来逛去。

倒是陆陆续续有些方案传到了生产队干部耳朵里。

有社员表示养猪吧,再整一个养猪养猪场。

养猪场俗称粉房,到时候分配几个社员专门养猪,一年四季专门在这里磨粉养猪。

磨出来的粉浆过滤,粉渣和粉浆可以拿来喂猪,过滤出来的淀粉哄干后叫小粉,小粉再加工就成了粉条。

粉房既养猪,又加工小粉和粉条,猪养大了和粉条一起往食品站送,都是顺带的事。

也有的社员表示再买两头老牛来拉车,负责运周围生产队的社员到城里头去,也能挣不少钱嘞。

还有些社员喜滋滋的冲进了生产队的大院,担保整个生产队绝对只有自个的意见独一无二,那就是种果树!

之前那些个专家组买果子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大家可以开出一片荒地来种果树!

徐水生摊开本子,找到‘种果树’那一栏,在两个‘正’旁边有划拉了一笔,对兴致勃勃的社员表示这是第十一个提出种果树的,微笑把人送出门去。

饶是出主意的社员不少,然而手握决定权的徐春娇最终还是全盘否决,只用了三个字就对全员做出了解释。

“要!花!钱!”

徐春娇想法很简单,副业不一定能成,所以成本越低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