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 不能放贷(第3页)
种子地一年四季陆陆续续都有营收的。
至于编造组就是箩筐,生产队男社员割回的荆条,男社员割荆条以斤计工分,女社员编筐子和篓子以个数计工分,都有固定的人验收保管和计工分,编的荆筐子篓子统一由生产队销售给县上的果品公司,那也是一份收入啊。
还有因招工去城里的社员每个月也要给生产队交钱,毕竟回头口粮还算在里头呢,也是一个副业。
徐水生不白做那么多年的队长,声音沉沉道:“先锋生产队营收能力不差吧。”
信贷员却没昏头,“人家也没借那么多”
借不到钱狠狠的打击了先锋生产队的社员。
这两年公家还一直宣扬信用社借贷比自由借贷强得多。
生产队之间,社员之间自由借贷多了,银行存款可不就少了么。
为了鼓励跟信用社借贷,审批流程相当简单和快速,而且还是上门放款,就是直接把钱送到手里头。
听说向阳生产队借贷,三天内就拿到钱了呢,人家年终工分都还没有先锋生产队多!
徐水生算是没昏头的,表示向阳生产队那会也就借了两千块钱,情况还是不一样的。
社员们听进去的不多,上工时叽叽喳喳讨论的都是向阳生产队都能借来钱,先锋生产队借不来,传出去要被笑死了啊。
等白天忙完活儿到生产大队院子里记工分,严重性已经延伸到了借不到款挨人嘲笑,别的队以为先锋生产队穷不愿意把闺女往这里嫁,本地的女娃儿也奋力嫁到别的生产队为荣。
先锋生产队人丁稀少最后原地解散。
徐水生听见时愣了半天,就一次没借成功,怎么连生产队都没有了。
柳月梅没好意思往下说,按着队上社员们猜测的最终版本,丈夫成了千古罪人,媳妇,也就是她带着儿子离婚远走他乡,最后落了个妻离子散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