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无人机战术是我们提出来的(第2页)

 李耀军很满意,显然是捡了个宝。

 “沙泰的背后就是美国人,密级能不高。”李闲笑道。

 刘贵松一点也不觉得奇怪,说,“ciA的身影遍布全球所有的热点地区,中东地区曾经出现的极端isis,就是ciA扶持起来的。”

 随即,他担忧地道,“和沙泰开战等于和ciA开战,咱们就几个人,能行吗?”

 李闲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我们只需要干掉沙泰,这就够了。”

 “ciA会马上推出第二个人来领导。”刘贵松说。

 李闲道,“陆定坤拿着的是沙泰个人的分红,只要沙泰死了,就不会有人一直盯着这件事,我们就可以转入地下。”

 只有在暗处,才能与ciA斗上一斗,他们是世界上最强大的间谍组织。

 “明白了。”刘贵松点头。

 一旁的打印机开始工作,带着热乎劲的纸张一张张吐出来,全都是有关于沙泰的情报信息。

 李耀军等人马上对这些情报进行分析,找出可以利用的信息。冷水寒和牛力回来之后,立即加入了分析队伍。

 整整一个下午,六人都在分析情报,试图找出蛛丝马迹来。结合他们此前知道的一些情报,却依然找不到能够利用的信息。

 知道沙泰的位置不难,但凡关注金三角军阀情况的人,都知道沙泰在他的中央军营里,极少会离开那里。

 潜入中央军营对沙泰进行斩首是下下策,即便成功了,大概率是一去不复返的自杀式刺杀。

 如果沙泰不动,要把他调动起来,只要他动起来,机会就会出现。

 “用无人机怎么样?”围坐在一起吃晚饭的时候,刘贵松提出建议。

 “用无人机携带高精度炸弹,只要确定了沙泰的具体位置,我们可以用多架无人机同时发起攻击。”

 李闲说,“我觉得屎王的提议不错,使用无人机是超限作战的趋势,以后恐怕会迅速扩大到常规战场上。”

 早两年,他们就研究过此类战术,并且已经投入了实战。不同的是,军内使用的无人机是专业军用的,性能非常好。

 事实上,作为无人机研制强国,华国的无人机技术早在多年以前就是世界第一了。

 民用无人机技术这块,更是独步天下。

 自从无人机战术在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的武装冲突中首次亮相,并且多有惊人表现,许多中小国家的武装力量大规模采购华国生产的无人机用于军用。

 自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的武装冲突起,世界各国对无人机战术引起了重视。

 而率先将无人机战术形成系统的,不是头号军事强国美利坚,而是华夏空军!

 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起,华夏空军正在为大量的退役歼-6如何处置发愁。

 尤其是1991年海湾战争之后,华夏空军意识到,将这些歼-6封存以待下一场大战,变得毫无意义了。

 因为就算启封这些1950技术水平的喷气式战斗机,只会为敌人增添战绩。

 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期,一名国防科技大学毕业的空军上尉在《人民空军》发表了一篇文章,大胆预测了未来空战的形式。

 他认为,未来空战形式是有人驾驶的指挥机,指挥若干架无人战斗机进行作战。

 (以上是真事。)

 当时全世界的军事专家的普遍观点是,无人操作的武器平台一定会发展,但是要取代有人操作武器平台,无人对无人成为战争的主要形式,至少在半个世纪之内是不现实的。

 最主要的原因是技术限制。

 然而,仅仅二十年后,人们发现,当年那位华夏空军上尉的预测正在变成现实,美利坚空军走过一段弯路之后再掉头回来,看到的是华夏空军已经抢先走在了前面——以歼-20双座型的出现为标志。

 那名空军上尉的文章和他后来撰写的论文,深刻影响了华夏空军的作战建设。

 起初,大量的歼-6被改成靶机。

 一开始是拆掉机翼,只保留机体,由歼击机进行拖曳飞行,用作航炮射击的靶机。

 后来加装了无人操作系统,摇身一变成为了可以遥控飞行的无人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