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8章 称王之后,丞相何人(第2页)

 “不知主公,准备何时返回临湘城?”

 从凉州大战到如今,吕布一直都在前线指挥,根本就没回去临湘城。

 但是称王大典这种事情,如果准备不足,那就是草台班子唱大戏。

 除了治下官员和百姓感觉不到威仪,天下世家也会进行嗤笑。

 吕布沉思片刻道:“再等十天半个月左右,等到三辅之地和长安城彻底安稳,咱们就先回转荆南!”

 “对了,正好今日有暇。”

 “等本将正式称王之后,文和以为军政方面应当如何整顿?”

 称王大典,肯定是要抓紧时间筹办的。

 但是这段时间以来,因为散关新破,再加上新军整编等诸多事宜,吕布一直没空去想称王之后该如何调整。

 现如今的征东将军府,治下地盘已经四五州了。

 地方政务还好说,各处太守县令都已任命妥当,只要他们都能用心办事儿即可。

 但是将军府相关事务,肯定不能再指望陈宫一个人处置所有。

 第一是政务太多,陈宫不可能有这么大的精力去管。

 第二是职权划分的问题,一旦称王之后,就有了准备称帝之雏形。

 各处衙门分管,防止过度集权,这是基本操作。

 听到吕布说起这个问题,贾诩笑道。

 “主公一旦称王之后,只需提纲契领即可。”

 “后方政务,可以先仿照朝廷相关衙门进行设置。”

 “从秦汉以来,朝廷一直以三公九卿治百官。”

 “属下以为,主公可以先考虑好三公人选,然后再让他们各自开府征召属官,如此便可由上而下治理各处。”

 三公九卿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夏商周时期。

 进入秦汉之后,一直沿用这一套治政体系。

 在正史之上,一直到隋唐时期,才被三省六部制所取代。

 正常情况下来说,汉朝三公分别是: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

 九卿则是: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

 但是汉武帝时期,皇帝为了削弱相权,三公的名称和职位有所改变。

 丞相变成了司徒,太尉变成了大司马,御史大夫变成了司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