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农业会议(第2页)

听到众人都说出自己的看法,宋江一边认真的记着,一边时不时的点头。

随后,宋江轻咳一声说道:“因地制宜,这四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咱们兴鱼县地域广阔,各乡镇的情况千差万别。有的地方土壤肥沃,但水源不足;有的地方水源丰富,可耕地面积又有限。就拿我们之前重点扶持的几个农业示范乡镇来说,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推广经验时却发现,其他乡镇根本无法照搬照抄。

我们必须深入调研,了解每个乡镇的具体情况,包括土壤条件、气候特点、种植习惯等等。同时,还要考虑到市场需求和农民的实际接受能力。比如,有些偏远乡镇交通不便,发展大规模的经济作物种植可能不太现实,倒是可以鼓励发展一些特色养殖,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养殖一些本地特有的品种。

另外,在推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只注重硬件设施的投入,还得加强农业技术的培训和推广。让农民真正掌握科学种植、养殖的方法,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因地制宜,让兴鱼县的农业走上一条特色化、高效化的发展道路。”

宋江说完,喝了口水,眼神中透露出对兴鱼县农业发展的坚定决心和期望。其他参会人员也陷入了沉思,思考着如何更好地落实因地制宜的发展策略。

“另外,省里支持县里的专项资金也到位了,重点在于农业,根据各乡镇的实际情况来拨付,这点周副县长和罗潮阳同志把好关!”

说完,宋江起身离开会议室,对于农业农村发展都是老生常谈,但听到县长的见解和谋划,让众人觉得这个事情也许在县长手上能解决。

下午,宋江又去了县宾馆,视察宾馆的修缮情况。

兴鱼县宾馆有着一定的历史,早在建国之初便修建起来。这座历史悠久的宾馆承载了岁月的痕迹,里面的建筑显得陈旧。

宋平紧跟在宋江身旁,边走边介绍着县宾馆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