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深入农村(第3页)

 但是,在起步阶段我们遇到了很多困难。去年只有几户愿意尝试,看到收益后,村民们才慢慢信服。其中的艰辛,真是难以言表。现在情况好多了,所有的土地都建起了大棚,闲暇时还种了些菌类。山上的树木不值钱,倒不如种些果树,这样收益会更高!”方淮感慨地说道。 

 宋江肯定地说:“你的思路没错。我进村时就发现,这里偏平原,水源充足,山不高,日照也好。看来你确实是下了不少功夫啊。到时镇上可以组织活动,让其他村都向你们学习,你来介绍下成功经验,让更多人受益。你有没有考虑过成立合作社呢?建立一个完整的体系,从种植到出栏都能规范管理。” 

 方淮眼睛一亮,激动不已。产业壮大后,他感到力不从心,种植的东西难以销售,村民又没有门路。他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书记,听您这番话,真是胜读十年书啊!”他兴奋地说道。 

 “行了,继续干吧!我们去其他地方,准备一下,到时候让其他村也学习学习你们的经验!”宋江说道。 

 “好的,书记,您们慢走!” 

 两个村花的时间都不长,都是邻村,所以这会儿时间还早,宋江想着去下一个村看看。 

 宋江突然想到一件事,询问道:“高镇长,村民种植大棚应该有补贴吧?” 

 高泉露出为难的神情,随即说道:“书记,确实有补贴,但镇上的财政就那么多,而报上去需要很长时间,也不一定能批,所以就成了不了了之。” 

 “瞎胡闹,这都是国家政策,不然这些国家的钱要用到哪里去?”宋江怒道。 

 随即又说道:“我们是农民的依靠者,要为他们争取利益,这样才会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既然有这个政策,我们就要不遗余力地去为他们谋福利。你回去之后把政策好好整理一下,到时候交给我。” 

 “好的,书记!” 

 宋江看了看时间,才四点半,随即问道:“离这里最近的是哪个村?” 

 高泉回答道:“是马槽村,跟南门村挨着。” 

 “那你说说这个村的具体情况?”宋江接着询问道。 

 高泉想了想,说道:“嗯,马槽村在通羊属于大村,有将近三百户人家,人口大概 1200 人。村庄占地面积极大,不过主要是山比较多,农田相对减少。村里有非常丰富的矿产资源,现在已经查实的矿产就有三处,可以说是典型的富裕村!” 

 宋江闻言,瞬间来了兴趣。他早知通羊矿产丰富,却没料到此处竟有三处之多。通常,有矿的地方,村庄相对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