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4章 都是不惜一切代价(第3页)

 第二,秦州与京畿之地,遥相呼应,对抗北面的燕州,也会更好一些。 

 第三,大月国的军中有火雷,楚军必然会有一定的收获。 

 若是大月国军中再有一些生产火雷的工匠,就更完美了。 

 即便没有工匠,只要楚军能得到一批火雷,杨钦相信,用不了多久,大楚国也能仿制出来,并开始批量生产。 

 只要能拥有火雷,杨钦的底气就会十足,再也不会怕燕州和大月国了。 

 当然,这个主意,欧元开居功甚伟,帮助杨钦分析得很到位,使得杨钦下定了决心,不惜一切代价,向燕州再次投入了二十万兵马。 

 吐谷浑撤走十万兵马,但楚军又追加了二十万,等于是比原本的兵马还多出十万来。 

 一时间,秦州的战场又热闹起来。 

 北境的战事,基本上就集中在了秦州与吐谷浑两个地方。 

 一方是大楚国与大月国交锋,一方是秦州与吐谷浑交兵。 

 大荒国没有动,也不敢动,因为耶律太后明白,燕州攻打吐谷浑,只投入了五万兵力,显然没将吐谷浑放在眼里。 

 如今的燕州,兵马数量早就已经扩充到一百多万。 

 因为燕州境内极其稳定,内陆各州郡的驻军数量极少,几乎八成的兵马都是驻扎在边境。 

 就说燕州与大荒国的边境,就有五十万大军。 

 在热兵器的问题得到解决之前,耶律太后不会轻易跟燕州动武。 

 最近,萧奇峰终于给耶律太后送来了好消息。 

 萧奇峰找到了购买热兵器的渠道,只是价格不便宜。 

 至于兵工厂,着实有难度,萧奇峰还在继续努力中。 

 兵工厂啊,耶律太后听到这几个字,眼睛都是冒光的。 

 若是大荒国真能有自己的兵工厂,以后再也不用惧怕燕州了。 

 所以,耶律太后给萧奇峰下了两道旨意。 

 第一,高价购买热兵器,越多越好。 

 第二,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把西域的兵工厂搬过来。 

 只是,这两道旨意的执行,都遇到难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