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特区?(第2页)

 杨枫拱手道:“启禀皇祖父,孙儿有一事启奏。”

 “何事?”

 “燕州地处偏僻,多年来饱受匈奴荼毒,世家门阀几乎全部南迁。”

 “故而,孙儿欲将燕州治理成盛世局面,却是人才难求。”

 “孙儿求皇祖父一道圣旨,将燕州划为特区,允许孙儿自命试题,进行人才选拔。”

 “当然,孙儿在出过题之后,会派人将试题送给皇祖父审阅。”

 “考卷批改之后,孙儿会再命人送到雒阳,皇祖父可命人审核。”

 “若有误,则当即纠正。”

 “若无误,则进入面试环节,酌情录用。”

 特区?

 杨显登时觉得有意思,更是眼睛一亮。

 虽说,科举制度是一种比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都要完善的人才选拔制度。

 但是,因为大楚国的官员体系是架构在九品中正制之上的,世家门阀的门生故吏遍布朝廷和地方。

 科举制度在推行的过程中,遇到了相当大的阻力。

 寒门的才子,因为无法结交朝堂的高官,才华再高也没用,或者直接榜上无名,或者会在榜单末尾,只能担任一些小官,去一些偏僻之地。

 等于是,皇帝提出了一种很先进的人才选拔制度,但世家门阀联手阻挡,逼着这种先进的人才选拔制度成为了鸡肋。

 这件事情,一直让杨显很是头大,却又想不出什么好办法破解。

 现在,杨枫突然要这么一道旨意,杨显当然乐意了。

 搞不成,最多影响一个燕州。

 到时候,杨显再抽派一些官员,前往燕州任职,就能保证燕州政务不乱。

 如果搞成了,自然是再好不过,杨显可以再在别的州继续推行,慢慢弱化世家门阀对大楚国官场的掌控。

 “好,此事朕允了,明日便会下旨。”

 杨显现在对杨枫是越来越满意了,他这个孙子简直就是他肚子里的蛔虫啊。

 杨显头大匈奴之患,杨枫解决了。

 杨显头大科举制度不如意,杨枫又准备着手解决。

 唯一不满意的,就是杨枫非要娶司徒倩不可。

 不过,想想杨钦提的那个建议,让萧月琴做燕郡王府的侧王妃,倒是让杨显想出一个化解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