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4章 拜师学艺

 两人在村后转了一圈就往回走。

 李向军高兴的嘴角要咧到耳朵了。

 不愧是李明清啊。

 要不说人能闯出名堂嘛,脑瓜子就是好使。

 他和李明福这大半年想着再找点挣钱的门路愣是没想出来。

 荆棘丛那能铲除再种上枣树或者别的果树真是太好了。

 要是产量好的话能挣一笔。

 其他几个村也开始种果树,要是秋天果子余量多真的可以开个小的水果加工厂,做成罐头或者晒成水果干。

 越想越激动,他恨不得马上年后开始干活。

 “明清啊,太感谢你了。”

 “我就是提出简单的想法,还是得你们付出行动。先提前说一点,行不行我可没百分百的把握。”

 “那不一样,挣钱这个事还是得看脑瓜子,靠蛮力挣不到钱。”

 李向军看的明白。

 要是出力能挣到钱那十里八村的乡亲们都成有钱人了。

 村里能挣钱的买卖都是李明清帮忙才干起来的。

 可不能做出吃水忘了挖井人的事。

 “听说你在首都盖了大医院,我看婶子带回来的照片可气派了,看着咱县医院大多了。”

 李向军心生向往,在想什么时候能到大首都观观景。

 “向军,什么时候有空可以来首都待个三四天,到时候吃住我包了”,李明清道。

 “那敢情好啊,我真是一年到头不得闲。”

 他无奈的笑了笑。

 虽然也没忙出什么大事,但就是没闲下来。

 东家长李家短,村里忙完去镇上忙。

 李明福也没闲着。

 俩人去了镇上也是搭档,多年相处默契,工作事半功倍。

 “挺好的,忙了有收获就行。李家村在你和明福的带领下越来越好,乡亲们都感激你俩呢”,李明清夸赞。

 “我们可不敢当,你不在村里乡亲们都念叨你。他们还说你要是在首都被人夫欺负,他们就是砸锅卖铁也去给你讨说法,撑场子。”

 李明清笑着道:“在首都一切都好。”

 “也就你厉害,我要是去首都估计路都找不到。”

 “各有所长,首都人下乡也不会干农活,之前的知青就是例子,城里人可不是什么都知道。”

 两人刚到大路就见李明福骑着自行车回来。

 车把上挂了两大块五花肉。

 李明福一个急刹车,脚一沾地就喊道:“明清,你真是越来越年轻嘞。”

 “看你这风风火火的是去哪儿了?”

 “去买了点肉,家里添人口了,肉少了不够吃。再加上今年收入不错,大过年吃块肉还是能负担的起的。”

 “恭喜啊,听说你当爷爷了。”

 “嗐,我也没想到能这么快当爷爷”,李明福脸上的笑意藏不住。

 他又道:“明清,有时间来家里喝一杯吧。”

 “下午我爹要带我们哥几个去祭祖。”

 “那等大年初一吧。”

 李向军迫不及待道:“明福,明清又给咱想了个赚钱的法子。”

 “什么法子?”

 “后边那边荆棘丛,可以种果树。”

 听了这话周明福恍然大悟,是啊,他们怎么就没想到呢。

 那片地闲着也是闲着,可以处理处理种上果树。

 碎石地一直放着都荒了。

 “哎呀,明清脑瓜子就是好使,一个顶咱八个。”

 “我也是这么说,咱俩想破脑袋也没想到,越说身边的东西越容易忽略。明清心细头脑灵活,说出的话可有建设意义了。”

 “咱俩得多跟明清学习学习。”

 “是,学习使人进步。”

 李明清听两人一唱一和的立马道:“你俩可别给我戴大高帽了。”

 “我俩说的都是真心话。”

 “对,真得学习了,我俩写的字就像狗爬似的,歪歪扭扭,不仔细看都看不出写的什么字。”

 两人在镇上隔三差五就要看从上面发下来的文件。

 这些文件对他们来说有些难。

 宁愿去地里犁两亩地也不愿意和文字打交道。

 但识字写字是最基本的要求,他们不熟练就得练习,不能丢人。

 李明清笑着道:“当初扫文盲的班有大用啊。”

 “是挺有用的,当时学的难受,但书到用时方恨少啊”,李明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