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抠搜的要命(第3页)

 张老头见两口子站在那里问道:“干啥呢,马上天黑还不赶紧回家,外面这么冷还是屋里暖和。” 

 “爹,我们这就回去。” 

 王麻子还想等着在这里看热闹。 

 也不知道林家母子俩能不能把粮食弄回来。 

 想起来赵桂英的两个闺女。 

 孙秀红和孙秀花怎么就和王大凤不一样呢。 

 同样是当闺女的人王大凤是从婆家往娘家送东西,孙家姐妹是一心想从娘家搜刮东西送到婆家。 

 赵桂英和他想的一样。 

 养的两个闺女成了两个白眼狼。 

 “明清哥,你说林大娘能把粮食要回来吗?” 

 “还真的说不准,到了口袋再让吐出来可不容易。” 

 “那估计得大半夜才能回来。” 

 李明清看着每家每户的烟筒都在冒烟,估计正在烧炕准备晚上睡觉。 

 房间里冷嗖嗖的坐不住人,也就火炕上暖和。 

 各家各户在寒冬快来时都去山上捡了不少的柴火垛在院子里。 

 中午头太阳照在身上暖烘烘的,乡亲会挑着扁担去后山捡柴,几个人聚一小堆,说着家长里短。 

 第二天。 

 李明清一出门就见李老头站在那里朝林家看。 

 没想到老头还蛮喜欢凑热闹。 

 “爹,起这么早啊。” 

 “不算早了,我一出门就看见大街上全是人,也不知道林岩昨晚上怎么样了。” 

 “又林大娘在肯定马到成功。” 

 林老婆子一个人能顶两个大老爷们。 

 不过王大凤的娘家估计不是正常人,要不然也不会把自家闺女弄到这个境地。 

 李明清个子高,一抬头正好看见林岩出门。 

 眼眶那里有些淤青。 

 看着怪吓人的,稍微偏一点就伤到眼睛。 

 看来昨晚上两家子人打起来了。 

 “林岩,昨儿个去你亲家怎么样啊?” 

 “粮食全部拿回来了。” 

 “拿回来就行,不过你媳妇儿呢?” 

 “在娘家。” 

 让她好好反省一下。 

 好日子过多容易飘,给好好长长记性。 

 乡亲们见好就收,没有打破砂锅问到底。 

 好歹是两个孩子的娘,不可能真的把王大凤赶回娘家一辈子不回来。 

 老王家为了自个在十里八村的名声也不会让她长时间回去。 

 嫁了人的女人逢年过节的来家里看看就行,成天待在娘家是丢人的事。 

 不是每个人都像村长家想的开。 

 要不然李明兰只能继续回何家过水深火热的苦日子。 

 李明清推着自行车刚到村口就见闫兴国过来。 

 “你赶紧跟我到县城,等着你上台讲两句,今年你们村可出名了,镇长和公社的所有人都赞成你接受这个表彰。” 

 “这么猝不及防,啥时候决定的事?” 

 “也就前两天,整个镇上都换了你们村的粮种,等明年看看情况,要真的增产明显就全县推广。粮种站特别关注这个事,已经扯上大棚种了一点粮食看情况。” 

 这话听得李明清晕头转向的。 

 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实在让他没想到。 

 “我就不去了,得去上班。” 

 “一中午不去而已,供销社又不是只有你一个人。多好的扬名立万的机会,这么大的场合你不去?是不是傻。” 

 闫兴国怒其不争的说道。 

 他要是有这本事都不用人来喊,自己就去了。 

 “我是有功劳,乡亲们也有功劳,之前村长和大队长去过,我就不去了。”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不是你弄来粮种也不会有如此丰收。” 

 “你赶紧回去交差,就说我没空。” 

 闫兴国翻了个白眼,但又非常佩服他。 

 “说没空还不如说你重感冒。” 

 “重感冒?你是不是忘了我是干什么的了?” 

 听了李明清的话他才想起来。 

 一身医术人尽皆知,重感冒没什么说服力。 

 起码公社的全部知道,县政府的人也差不多都知道。 

 又是登报纸又是去首都出国,一桩桩一件件就是不特意问大家也都知道。 

 县城就这么大点的地方,你说一嗓子我说一嗓子就全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