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吟江山江左辰

第五百一十六章 春闱之后(第2页)

 一位蓝衣青年感叹道:“总之,今年考题相对容易,也比较空乏,没有诸多设定,就是没有标准答案,就看谁的文章、诗词写的好,写出千古名篇了。” 

 “许兄这么一提,我怎么有一种不妙的感觉,那江左苏郎岂不是更占便宜了。” 

 周才子惊叹道:“如果他又写出一篇堪比《岳阳楼记的文章,那状元郎非他莫属了!” 

 刘书生迟疑摇头道:“这种几率应该不高,毕竟许多大文豪,穷极一生,名篇也就一两篇而已,比如初唐四杰的王勃,一篇《滕王阁序可流传千古,但是,他也就写出这么一篇成名作而已,未见第二篇。” 

 苏宸夹在人群中,听着众科考举子在议论他是否能发挥好,心中暗笑:哥很稳健的! 

 出了贡院,走向马车位置,快速蹬车,跟彭箐箐、杨灵儿、周嘉敏碰面。 

 “苏宸哥哥考得如何。” 

 “是啊,苏宸,你快说,考的怎么样,能中状元吗?”彭箐箐最担心了,因为她砸了不少银子押他中状元。 

 “问题不大,走吧!”苏宸笑了笑,依靠在车厢。 

 荆云驾车,马车离开贡院门口,回府了。 

 当晚,苏宸在府邸做了一桌丰盛的晚餐,算是科举之后的放松,以后等待放榜日子了。 

 ........ 

 春闱之后,最忙碌的,当属于判卷的吏部和礼部的官员了。 

 朝廷抽调很多人手在判卷,争取早日放榜。 

 “宋大人,有没有看到名篇?” 

 “还没有,都是一些普通货色。” 

 “我这也没有,文章平平,不像是苏以轩的文章啊!” 

 进行到第二天,韩熙载亲自带一些官员坐镇,等待苏宸的文章被发现。 

 直到第六天,有官员惊呼一声:“好诗,好词,好文章啊!” 

 “什么好诗?” 

 “哈哈,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写的是庐山,还真是绝了。” 

 “词是什么词?” 

 “念奴娇赤壁怀古,哈哈,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哗啦啦! 

 不少判卷之人,笔墨都落地了,疯狂冲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