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吟江山江左辰

第四百二十五章 离别前夕(第3页)

 连孟玄钰有洁癖之人,面对徐清婉的时候,强迫症和抵触情绪,都会减弱许多,十分欣赏大才女。 

 苏宸微微点头,倒是没有接话,一旦搭上话茬子,这大才女又要跟他滔滔不绝讨论文学知识了。 

 但徐清婉话一转,说道:“只是关于中秋的词还是不多,以轩,良辰美景,不如你作一首词如何?” 

 “这个提议不错!”孟玄钰第一个符合。 

 白素素轻轻颔首,她也算半个才女,虽然不如徐清婉那样的写作才情,但也是精通文墨,平时没少看书的,只不过,文学天赋远不如她经商天赋而已。 

 但是,若能够听到苏宸所作的新词,必然又是传世的好词,自然也希望多听到一些。 

 因为她们渐渐也都知晓苏宸的懒惰性格,如果不催他,他是绝对不会自己主动写诗作词的,只有别人催他,他才会勉为其难写一首,这种才子,她们从没有见过的。 

 柳墨浓、彭箐箐、灵儿也都拍手附和,加入了听词的队伍。 

 “好吧,那就写一首。”苏宸无法推却,只能答应下来。 

 小荷和小桐去书房拿来笔墨纸砚,在桌子上摊开,两边都是灯笼照亮,光线通明。 

 苏宸拿起笔,寻思片刻,然后提起笔,没有写苏轼的“明月几时有”,而是写下了辛弃疾的一首“太常引”词牌的词: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辛弃疾是宋代豪放派词作家的杰出代表;他的这首《太常引,运用的事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通过引用古代的神话传说,强烈地表达了自己反对妥协投降、立志收复中原失土的政治理想。 

 不过此时写出来,能够读出深意的,还是不多。 

 但光从表面意思来看,也是一首极高水准的佳作,不落俗套。 

 徐清婉和孟玄钰、柳墨浓、白素素等人,都是眼神一亮,心中暗喜,终于从苏宸这里,又压榨出一首上等新词来,都是它第一波的听众,何其幸哉! 

 本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