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 故人绝技

呼……

一道夏末微风袭来,温柔的拂过在场所有人的面庞。

李连界被微风带起的扬尘迷了眼,微微一闭,用手轻揉后再度睁开。

就在这揉眼睛的一两秒内,他忽地发现,面前那位八爷找来的年轻小子,竟顺着风势摆出了架式。

而且这架势他还无比熟悉。

“于老的七星螳螂拳?”

李连界永远也忘不了那部让他开启演绎事业和踏上人生高峰的《少林寺》。

那是他第一次拍戏。

人们常常会说,某某演员出道即巅峰。

那就请来看看李连界,他才叫出道即巅峰!

82年的1.6亿票房!

那年头电影票才一毛一张。

换算成新世纪后,至少是三百亿量级的票房。

不光是大陆,在香江都获得了1600多万港币。

在岛国获得了40亿日元的超高成绩。

并且在拍摄《少林寺》时,他与相识多年的女同学,后来的前妻黄秋燕确定了关系。

其实李连界算是高攀。

他不过是普通工人家庭出身,而且父亲早亡,家庭条件非常不好。

而黄秋燕的父母则是新中国第一批舞蹈演员,父亲还是帝都军区政治部战友文工团的编导。

那部戏对他的人生太过重要,所以即使至今已二十余载,他却依旧记忆犹新。

也正因如此,他在看到七星螳螂拳后,思绪立即飘回了二十多年前的那个下午。

老李的老师是吴彬,于海本就是吴彬的好友,还在《少林寺》中扮演了他的师傅。

再加上当年拍摄《少林寺》时没有武指,所有招式和打戏本就是于海,于承惠和他三人自己设计的。

所以他对于老的招式可以说是熟的不能再熟了。

李连界放下茶杯,不光坐直了身子,甚至还微微往前探去。

“进退虚实,长短起落,闪展腾挪,窜跳出入,刚柔相济,开合收闭。”

“这是于老的口诀。”

他念叨着,再向面前的年轻人看去。

那一招一式,都像极了老宗师。

尤其是手上功夫。

勾,搂,采,挂,崩,劈,刁,砸,粘,拿,帮,靠。

招招狠辣,若是谁沾上一点,那便是非死即伤。

这回没有飞沙迷眼,李连界依旧揉了揉眼睛。

他都看恍惚了。

觉得故人就在眼前。

“虽然不及于老那般犀利。”

“但他看样子不过二十出头,却能将这套七星螳螂拳打到这个程度,已经非常罕见了。”

李连界是真内行,全国比他内行的都没有几个了。

所以一看便知妙处所在。

张远一套打完,收势后一抖双臂,发出咧咧风声。

“好大的劲!”李连界不由得感叹。

最近这几年他的体能明显下降,见到张远这年轻后生这般精神,徒生出几分羡慕来。

时光一去不复返呐!

“好好好,有点能耐,不错……”老李笑容满面,心说没想到拍着片子还有个小惊喜。

现在武行凋零肉眼可见,这行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

如今见到个样貌不错,打的也不错的,自然心生好感。

“你来和我……”老李刚抬手,想把张远喊来聊聊他是从哪儿学的七星螳螂拳,却见到对方招式一边,又摆出了另一套架势。

“这是……”

而且这架势还是让他格外熟悉。

只见张远双手十指卷曲如勾,身体前倾弯腰低伏。

双臂分列身躯左右,向后伸展,宛若一对羽翼怒振。

“计老哥的鹰爪?”

李连界满脸疑惑。

这种功夫练的人可不多,练好的更少。

而且相较于于海,李连界与计春华更熟。

因为两人在拍完《少林寺》后依旧经常合作,也算是某种意义上的Cp。

计老师的经典角色马宁儿不就是被李连界的洪熙官给A爆的嘛。

正因熟悉,所以他立马看出了张远的招式来源。

抓扣掐拿,上下翻转!

鹰抓功非常狠辣,杀伤力不比螳螂拳弱。

李连界这个内行看了几眼,便大致明白。

“这位的招式没毛病,非常标准……”

他立即将目光投向了张远的口鼻处。

外行看动作,他不看!

他看的,是张远的呼吸。

因为鹰抓功这门功夫的呼吸法非常特别。

在出招时需要憋气,只在招与招的间隙呼吸。

而且鹰爪门本身就有铁布衫这门功夫,也就是计老师用的硬气功。

这门护身的功夫也需要闭气。

所以鹰爪门除了练功外,还需要练习憋气,算是基本功之一。

李连界一瞧,这小子的呼吸节奏完全正确,刚好卡在动作与动作之间。

并且非常顺畅,毫无顿塞,显然成就不低。

“老计的鹰爪可不好练呢,他能走到这一步……而且也没听说老计收徒啊。”李连界疑惑不解。

“不过他这拳相比计春华还是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