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连城诀(第3页)

 于是,只能捡些“没人要”的版权来拍戏。

 直路都被大胡子之流走光了,他就只能走弯路啦。

 可俗话说,弯道快才是真的快,直线谁不会踩油门啊!

 这位老哥牛逼的地方就在于,这些小众版权愣是能在他手里焕发光彩!

 原本他想的挺好,之前的《侠客行》大获成功。说起来那部片子的主角还是程好的同班同学,名叫吴建。

 为啥张远劝解舒唱不要放弃中戏的求学机会?

 你瞧瞧中戏毕业的程好,整个华夏娱乐圈,人家走到哪儿都能找到同学,同校,这便是人脉。

 大树底下好乘凉,大树枝上猢狲多,就是这个道理。

 王新明凭借成功经验,又自讨腰包,拿下了《连城诀》的版权。

 估计金老都得感叹,这满脸是胡子的家伙的确勇,这玩意都敢拍。

 他是想挺好,可刚开始着手准备,便遇到了当头一棒!

 这位原本定下的开机时间,是02年年末,然后……粤省流感来了。

 拖了半年多,国家放松了剧组的拍摄管制,他才重整旗鼓,打算卷土重来。

 可此时,作为投资方的内蒙古电视台却站了出来。

 “王导,我们知道你很急,但你先别急。”

 在这大半年内,电视台反复琢磨后觉得,这戏播不了。

 倒不是觉得王导能力不行,而是放眼如今大火的金庸剧,人家都快意恩仇,坠崖,落洞便找到绝世秘籍,从此一路开挂。

 可到咱们这儿,主角除了被陷害就就是一天三顿打,怕观众不爱看。

 电视台说的有道理,对市场动向的预判也是正确的。

 所以他们想让王导对剧本进行修改,至少别那么惨,或者惨完了好歹有点回报。

 这让王新明彻底麻了!

 好不容易熬过流感,又让我改剧本。

 这剧本能改吗?

 改不了,没这个能力知道伐!

 你说一届一届一届换了多少个编剧啦?

 换汤不换药呀。

 电视台找来的编剧,大多把金老别的作品的套路往这部戏上生搬硬套,便算完成了。

 可《连城诀》这部作品的内核太过特别,与金老往常的套路完全不相容。

 王导看完这些改稿,愈发觉得改不了一点。

 为啥他抽烟抽成这样,还不是和电视台扯皮,始终没有完全定稿,愁的。

 而这件事,则被自己的“内应”舒唱原原本本的传到了他耳朵里。

 舒唱当然明白他的强项,也想帮张远争取主角。

 毕竟她定下的角色水笙,与男一号狄云可是一对。

 他俩合作过两次,《金粉世家》与《天龙八部》,可都没啥对手戏,舒唱想着,这次不能再错过了。

 便帮他提前打好了招呼。

 “王导,你好,我是张远。”

 “昂,就是你啊。”这糙汉子瓮声瓮气的回道,同时推了推沉重的眼睛,心说。

 模样长得挺好,可长这模样的,能该剧本?

 在他心中,干编剧的都得是一副宅男样。

 别人都跟癞蛤蟆似得,这边跳出来一只白天鹅,实在是不合群。

 “我听舒唱说,你对剧本有自己的见解?”

 “你之前有相关从业经验吗?”王导发问。

 张远先将自己的表演经验一一告知,王新明只是微微点头,并没有太多表情。

 当然,他对一位出道不久的年轻人有那么多成绩还是颇为惊讶的。

 可舒唱早就帮他吹过一波了,所以并不新鲜。

 “这阵子,我刚才冯晓刚导演的剧组当了回编剧顾问的工作,算是接触过一点点吧。”

 正在抽烟的王新明手指一抖。

 这事舒唱可没说过!

 扯虎皮,拉大旗,张远扯的这面旗足够大到让王新明虎躯一震了。

 “好。”王导脸上的怀疑之色减淡了不少,温和的开口道:“那说说你的想法吧。”

 张远稍加思考,缕清思路,将早已准备好的想法,一字一句的说了出来……(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