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浮山寨(二)(第2页)
张鹿安定了定心神,表情严肃地说道:
“密之兄和武公兄明鉴,鹿安不是会说谎的人,阮大铖那个王八蛋所说的都不是真的。在下只是想着宁愿得罪君子,不能得罪小人的朴素想法,跟他聊了几句而已,没有想到竟然成了现在这样的留言。以至于让武公兄误会。不过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今日我等首次相见,难免互相不了解,天长地久以后,自然会清楚鹿安的为人的。”
方以智和孙临也都算是斯文人,听到张鹿安对阮大铖是张口就骂,顿时莞尔。
孙临的气已经消掉了大半,端起酒杯和张鹿安碰了杯。
“但是密之兄和武公兄还得为在下保密,本人虽然不愿意真心结交阮大铖,但是也不想得罪他,国朝武人地位处境艰难,还望二位能够理解。”张鹿安恳求道。
“鹿安贤弟,我等知道你的心意即可,完全理解你的处境。你今晚找我和武公,是不是还在对粮饷问题和驻地问题担忧?”方以智率先开口询问道。
“正是如此,阮大铖提出了一个方案,那就是让我先攻打浮山寨,然后驻军浮山,这样就可以兼顾桐城县城以及下枞阳了。按照他的说法,浮山如今被流寇顺天王贺国观所部占据,有人马为三千余人,鹿安心中不安,特来向二位求证。”
“呵呵,阮大铖这算盘打的还真是响亮。鹿安有所不知,浮山虽然地理位置重要,而且浮山以东多为延绵的山脉,以南多为大湖沼泽,西南不远又是山岭地带,只是浮山寨背靠浮山,北面、东面和南面又有白荡河和白荡湾阻隔,实际上几乎是三面环水状态,如果从簸箕山、碾庄到亭山一线封锁住,河上再派战船游弋,那么浮山就是瓮中之鳖。浮山寨本身面积太小,地势不算险要,实际上并不具备一个山大王长久的占据条件。当然如果拥有水营的话,另当并论,可以直通长江、大海,能够轻松获得粮食补给的话,那么此地就是一个要地。
贺国观以残兵之势,只能是苟延残喘,哪里会训练出精锐水兵出来?他之所以没有被官军征讨消灭,是因为他早已经通过滁州的太仆寺卿李觉斯跟江北监军副使史道邻取得联系,想要投降朝廷,一直在谈着条件。如果鹿安贸然进攻贺国观部,恐怕就算能够全功,却无法全身而退。”
史可法,字宪之,号道邻,原为卢象升的副手,江北监军副使之职,实际此时已为江北监军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