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和赵新兰的闲聊(第2页)

之地,荆州更不用说了,甚至荆州还是起义的几个主要根据地之一,还有袁术你知道吧?传说是因为临死前不想喝没有加蜂蜜的水,活生生渴死的。难道整个汉室朝廷都没有粮食吗?粮食掌握在那些世家大族的手里面,一如之前的相州等地造反不是一个意思吗?真的没有粮食吗?难道大启的粮食全靠我们一个李家在供给?粮行那里,柳珏走的时候,粮行可是堆满了的,那些粮食到什么地方去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还是说土地兼并的问题。”

 “经过连年的战乱,人少土地多,百姓都能有地种,有粮食吃,然后这些百姓繁育后代,他们的后代就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分家,本来比较富裕的土地就慢慢的不富裕了,甚至还紧张了,甚至在乡村之内还有吃绝户的说法,这样的演变之下,一旦遇到天灾,土地不够吃了,那么怎么办?卖土地!好,百姓们就没有土地了。另外一方面来说,新兰姐知道士大夫们有特权的,很多百姓也会为了土地,把自己的地交给士大夫们换取少交税。这些都还是自愿的情况,还不说有些官员强抢土地的,朝廷赏赐的土地。士大夫的钱和粮食越来越多,朝廷的钱越来越少。朝廷的开销却不会减少,那么朝廷怎么办?是不是就只能加大赋税了?很多人说唐朝的灭亡是因为藩镇割据,其实藩镇割据最直接的问题,就是因为黄巢造反,中央军的战斗力不足以剿匪,这才放开了军政大权,地方拿到了大权自然不会那么容易交出来,然后就是藩镇割据,一如黄巾起义之后的诸侯混战也是这样的。”

 “你说我们大启会走向那一步吗?”

 “当然不会,因为相对于汉唐来说,我们还有一个强大的敌人,所以我们最后的下场应该是和南陈差不多,因为军队战斗力太弱,而慢慢的蚕食。就如同,战国时期的诸国一样。”

 “那么你说土地兼并和军队战斗力弱有关系吗?”

 “这就要说说我们大启一直存在的冗官和冗兵的问题,朝廷还是吸取了前朝的教训,遇到百姓造反,一旦发现很难剿灭的,第一时间选择的就是招安,发现受灾的地区流民就收为军队,请问新兰姐这样的军队真的有战斗力吗?通过招安来的人,他们真的都是君子吗?现在大启就是花钱在买,那么还是那句话,土地兼并一直在持续,您想想朝廷给不了那么多钱的时候,那时候怎么办?当然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北齐暂时压制,比如说告诉百姓们北齐的人多么多么的残忍,要有家国情怀,把百姓们对朝廷的不满转换成对北齐的不满,这样来说,我们大启维持的很多代应该问题不大的,当然就像我说的,一个的没有战斗力的军队,被外敌灭亡也是迟早的事情了。”

 赵新兰还有些挣扎的说:“就算如此,我们朝廷还有很多能征善战的武将。”

 “可是我们大启朝廷根本不相信武将不是吗?狄大哥,自从进入朝廷成为枢密使之后,不发一言这是为何?”

 “那么,假如,我是说假如,朝廷非常重视军队呢?”

 “那么很有可能重蹈我们前面5个朝廷的覆辙。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一切的根源还是在人性上,已经资源的不平等划分。这一点从范公的庆历新政就可以看出来,范公确实想要改变现状,但注定会失败,因为他站在了士大夫的对立面,没有人愿意把自己的肉割出来分享给别人,而说句难听的话,皇帝就是最大的大地主,只要皇帝存在,那么全国各地的小地主也就会存在,这是没有办法改变的事实,唯一的区别就是名字叫大夫,或者世家大族,亦或者现在的员外?我们救灾的时候,新兰姐忘记了吗?一个家族的族长说的话比我们还管用,现在这种权利结构的组成,就是一堆家族的族长,支持更大家族的族长,一个一个支持到最大的家族族长——皇家,那么一旦矛盾不可调和的时候,皇家就是最大的背锅侠,举例来说很多家族甚至可以追溯到汉朝,举例来说江夏黄家。其实新兰姐您真的不用想那么多,至少在你或者我或者年纪来说,是很难见证大启的灭亡的,这不就好了吗?从古到今真的有永恒的朝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