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变故生发(第2页)

 赵受益没想到从如何抵御怎么就说到迁都这上面来了:“迁都吗?” 

 范朱说也是出列说:“微臣也赞同王大人的提议,汴梁四周无险可守,一旦河北的防线出现问题,汴梁就会直接面临北齐人的威胁,所以臣也支持迁都,臣认为太平盛世可留在开封,战乱时期则迁都洛阳,洛阳有险要之地,正适合我们和北齐战斗。” 

 左谏议大夫陈尧叟出列说:“微臣也支持迁都的天,但是,我不赞成范大人迁都的地方,洛阳的防线完全不如成都的防线好,我们为什么不效仿前朝唐明皇直接迁都到成都的之内呢?” 

 最先提出王钦若发言说:“微臣没有记错的话,陈大人是成都人吧?微臣看来,不如学习当初的孙权和东晋一朝,迁都与金陵城,金陵城有长江天险,论船运能力,也仅次于汴梁城,实为迁都的要地。” 

 铁骑左右厢都指挥使李怀忠进谏直接说:“开封漕运便利,供馈无阙,若留在洛阳、金陵,谁会想和官家一块挨饿?”为什么不提成都,因为除了陈尧叟之外,没有人认为成都是迁都的好地方。 

 富弼这时候站出来说:“越说越离谱了,迁都最快准备都要数年的时间,万一这数年的时间点太原城破了,所有的努力不都白费了吗?微臣是个武将出身,不懂迁都的道理,只是只要远水解不了近渴的道理,所以还是回到正题上,是给钱还是想办法退敌?” 

 在龙椅上快要睡着的赵受益也是点了点头说:“嗯,富爱卿说的有道理,那么富爱卿你怎么看?” 

 富弼回答说:“微臣同意李垂的意见,使用黄河水淹攻击北齐军队。” 

 文彦博也站出说:“微臣也赞成李垂的意见。” 

 赵受益也是露出思索的表情:“这个建议并非不是不能考虑,军机处大臣到我这里来商量一下。”虽然赵受益没有立刻答应,但根据赵受益的态度来看,改道黄河的计策绝对是不会远了。从朝堂上下来的懿王,也是让影子找到了柳珏和她说明了事情的经过。柳珏也是第一时间写信发给了李星群。 

 军机处的会议已经开下来了,赵受益留下了庞籍和富弼两人问道:“两位爱卿,关于迁都一说你们怎么看?” 

 庞籍浑浊的眼睛,露出一丝精光说:“现在谈迁都说的太早了,圣上您的想法,老臣大概能知道,但是现在还是不行,李星群这小子是个人才,符合圣上您的目标,这是老臣的答案。” 

 赵受益看向了富弼,富弼回答说:“臣从杨家军那里得知,在五台县生产很出了一种很厉害的建筑工具,名为水泥。通过那个水泥的帮忙,可以修出十多米的城墙出来,微臣认为,只要我们采购足够多的水泥,开封府就算无险可守,也足以抵挡北齐骑兵的攻击,所以微臣认为完全不用迁都。” 

 “嗯,很好,你们先下去吧。”赵受益点了点头,也不做评价。等他们走后,赵受益说:“走吧,我们去李师师那里。” 

 秦瀚疑问道:“圣上您今天不是说好去张皇后那里吗,为什么突然移驾到李师师那里?” 

 赵受益回答说:“心头有些烦,这些大臣都是想着自己的利益,所谓的忠臣,范朱说,王钦若,文彦博,就连富弼都考虑的是自己的利益,你放心,我只是过去听听曲,等心情好了,还是会返回张皇后那里的,不会让刘太后处罚你们的。” 

 “师师,你说什么样的大臣才会站在皇帝的角度着相?” 

 李师师回答说:“那当然是贪官了,一如当初蔡相那样的贪官,他们的利益是和当朝的皇帝绑定在一起的,所以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们都必须急皇帝之所急。不然皇上几句话就能拿下他们,毕竟谁都知道他们的身子不干净。” 

 “你说的是其他朝代的皇帝,不是我们这个朝代的皇帝,朕哪是什么皇帝,别人都用大官家来称呼朕,所以这也是朕重用李星群的原因,他的变法和范朱说那些人不一样,范朱说他们的变法是想着如何让国家变得更强,而李星群的变法是想着如何帮朕集权,大启过的再好,我这当大官家的也不能更进一步,但是如果朕能重新掌握中央权力,那么形势就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