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被识破后离开(第2页)
“你这些改革政策都考虑了儒家的存在,但是你要明白一点,儒家是因为权力站在了一起,而不是因为儒家站在一起,我们3人已经给你说了,对于我们来说儒家在我们心中没有那么高的地位。”李星群心说这算不算是明牌说你们3人都是朝廷中的大官了。
“改革自然会改变一些人的利益,就算是学生也无法想出完全不得罪人的改革制度,夫子们在下认为读书人的定位无论是现在还是改革之后都无法更改,包括之前学生说的工匠学院,顶天也只能成为工部或是兵部的官员,而真正能决定朝廷定位只会使吏部和户部,一个管钱,一个管位置,只要这两个在读书人的手中,朝廷还是读书人的。”
“小友固然说的不错,但是小友想过一个问题没有,那就是吏部在读书人的手中,读书人的子女本来就是贵族阶层。他们的子女一部分考取文试,一部分考取军事学院,后来兄弟联合掌握文武也不是没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三位大人圣明。此事……”
范夫子打断说:哦?你是如何知道我们是大人?”
李星群当然不能说出原因,回答说:“全靠猜测的。”
“猜测吗,哼哼,也罢你也有你的想法,请继续说回答我们的问题。”
“三位大人既然今天能和学生在这里对话说这些,说明三位大人在朝中的地位定然不凡,学生也就实话实说了,军队是政权的基础,无论是谁当家作主,手里有军权才是真的,不然无论如何权侵朝野都是镜中花,水中月,所以军事学院的改革必然是出现在内阁制度之后,所有的军队官员的任免,这样对于皇帝太累了,至少要保证5品以上的官员、将领都是由皇帝来任免,而军事学院考核成功出来的将领,都是天子的门生,只对天子负责,而不是吏部的门生。”
“这样的话,还是可能会出现阶级垄断的情况了。”也是那些贵族子弟拥有更多的资源,相比于普通人来说,自然竞争力更强。
“这一点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难道现在科举制度,真的能做到完全的公平吗?”
“不能。”
“而且我们也留下了军队深造的机会,每一批的将领补缺都是天子负责,那么完全可以更多的在军队里面招募学生,少量的招募其他的生员,主要的关键是优先保证军队的需要,然后才是生员的录取。”
“小友思虑慎重,除了缺乏一些政治眼光之外,都考虑的还算不错,所以说你说的儒家的格物致知之道,不如就说是设立工人学院才是你真正的目的,而把儒家的名义挂上去,只是为了减少改革的阻力罢了。”
“好好好,小友当真是不错,小友有资格和我们共坐一席了。”
李星群可不敢和这些人说的太久,只得找了一个理由说:“呃,感谢3位大人相邀,但是学生还有任务在身。”
三人相视一笑的说:“哦?我们这些人都很好奇是有什么重要的任务?”
“我答应了干娘,帮助她们蕉园诗社夺得这一次雅会的冠军,眼看着雅会就要开始了,学生恐怕不能在3位大人这里久待了。”
“李师师吗?你认为我们3人怕她吗?”这个问题很刁钻,李星群微微皱眉。
“学生自然不会认为3位大人怕干娘,只是干娘代表的不仅仅是干娘。”
“你也是一个读书人,你的眼光就仅限于此了吗?”
李星群苦笑的说:“现在的我有的选吗?”
“如果有呢?”李星群一愣,难道这三人是如同《投名状》里面
“没有人喜欢左右横跳的人,学生现在放弃那一位,那日后学生是不是也会放弃诸位大人呢?”李星群并不知道这些人的具体想法,按理说他们是皇帝的重臣应该是和皇帝一条心的人,但是看了大明王朝1556的李星群也有理由怀疑他们具体的想法,不过这个时候表达忠心绝对是最好的选择。
“小友说的有道理,小友去忙吧。”李星群拱手告辞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