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开局不利(第2页)

 于是谢小凡便在整个广元郡大力提倡百姓们发展养蚕缫丝,凡是不适合种植水稻谷物的山田全部种植桑树,鼓励商人组建大型的蜀锦织造工坊。 

 以往的百姓,多数都是自家养蚕缫丝,然后自家织布,这样效率很低。 

 于是谢小凡提倡那些有实力和有技术的商人建设专门的蜀锦织造作坊,在百姓的手中收购成丝,然后雇佣熟练的锦娘专门负责生产。 

 最后的成品则由谢小凡统一进行收购,随后以他皇商的身份与北凉进行交易。 

 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一条养蚕缫丝织锦的完整产业链! 

 在这条产业链上,种桑养蚕的百姓可以挣到钱,缫丝织锦的女工可以挣到钱,开办作坊的商人可以挣大钱,谢小凡也能挣到钱! 

 这样完整的产业链,自上往下可是能养活不少人! 

 并且,谢小凡为了确保底层的百姓们不至于被剥削的太狠,还规定了蚕茧最低的收购价、工人织锦的最低工价等。 

 茶叶的产业链也同样如此! 

 谢小凡刻意不去参与到每一个环节,目的便是不与百姓争利,让每一个环节都能够得到一定的利润。 

 随着谢小凡的这一系列的政策,整个广元郡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本来谢小凡的计划确实非常好,可没想到几个月后的第一次交易便出了问题! 

 谢小凡虽然是大昌皇帝钦定的皇商之一,可谢小凡的交易中,并不包含丝织物与茶叶等物品的交易权限。 

 在古代,茶是“万病之药”,亦是养生的“仙草”!茶叶也曾一度被归纳于战略物资当中。 

 北方虽不产茶,但北方的游牧民族却也尤爱饮茶!茶叶在北地曾经与盐巴一样,具有着相同的地位!甚至茶叶一度成为上层社会的专属饮品! 

 由于谢小凡没有丝绸和茶叶的售卖权,因此与北凉的交易他采取的乃是走私的方式。 

 他先通过陆路加水路,将商品运送到石门县,有谢五、谢六在那边接应,随后通过谢六建立的秘密通道,通过走私的方式悄悄销往北凉。